天安字典

《登兖州城楼》

时间: 2025-04-26 12:12:56

诗句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56

原文展示: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白话文翻译:

东郊阳光照耀着庭院,南楼上远望的视野刚刚展开。
浮云与海岱相连,平坦的原野延伸至青色的徐州。
孤独的山峰上还留存着秦朝的碑刻,荒凉的城池中残留着鲁国的宫殿遗迹。
从古至今,这里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我在远眺之际不禁沉思踌躇。

注释:

  • 东郡:指东边的郡县,可能是指兖州的东部地区。
  • 趋庭:急速走向庭院,表示日光明媚。
  • 纵目:放眼远眺。
  • 浮云:指天空中的云彩,象征变化和无常。
  • 海岱:海指海洋,岱指泰山,寓意辽阔的自然景观。
  • 孤嶂:孤独的山峰。
  • 秦碑:指秦朝的石碑,象征古代的历史遗存。
  • 荒城:荒废的城池,表明历史的沧桑。
  • 鲁殿:鲁国的宫殿遗迹,象征古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作风格深刻、情感丰富,关注民生疾苦,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登兖州城楼》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生活困顿中,目睹了历史的残酷与社会的动荡,写下了这首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诗篇。兖州是他流亡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地点,诗中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诗歌鉴赏:

《登兖州城楼》展现了杜甫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去的追忆。诗的开头以“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迅速转向历史的沉重:“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眼前的景象,更是时间流逝的隐喻,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无常。

接着,诗人提到“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这两句通过孤独的山峰和荒废的城池,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秦碑和鲁殿的对比,既体现了历史的辉煌,也反映了衰败的现实。在此,杜甫似乎在用目睹的遗迹,唤起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最后一句“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透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历史充满古老的情趣,他却在面对现实时感到迷茫与踌躇,表明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更是深邃而厚重,充分展现出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思想和强烈的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郡趋庭日:描绘晨曦初现,光照庭院,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南楼纵目初:从南楼上眺望,视野刚刚展开,暗示新的一天和新的思考。
  • 浮云连海岱:浮云与山海相连,体现了自然的广阔和人对自然的渺小。
  • 平野入青徐:平坦的原野延伸至远方,表现空间的辽阔。
  • 孤嶂秦碑在:孤独的山峰上依然刻有秦朝的碑文,象征历史的遗留。
  • 荒城鲁殿馀:荒凉的城池和鲁国的遗迹,映射历史的衰败。
  • 从来多古意:历史的意义悠久而深远。
  • 临眺独踌躇:在远望中,诗人感到迷茫和犹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郡”与“南楼”,“孤嶂”与“荒城”,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浮云与海岱的结合,象征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 拟人:将历史的意蕴与人类的情感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类文明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变幻无常的命运与人生。
  • 孤嶂:代表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 秦碑:象征古老的文化与历史的沉淀。
  • 荒城:体现历史的衰败与世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登兖州城楼》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 A) 自然风光
    • B) 历史变迁
    • C) 个人情感
    • D) 社会生活
  2. 诗中提到的“孤嶂”象征着什么?

    • A) 和谐
    • B) 繁华
    • C) 孤独与沧桑
    • D) 未来
  3. 诗的最后一句“临眺独踌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兴奋
    • B) 迷茫与思考
    • C) 安宁
    • D) 快乐

答案:

  1. B) 历史变迁
  2. C) 孤独与沧桑
  3. B) 迷茫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名作,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而李白则偏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的风格互补,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荆州即事 荆州即事 荷池 酆都观 读林罕小说 登金山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攻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成败论人 鳥字旁的字 求雨 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昏定晨省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辛楚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略情 眷注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工字旁的字 食淡衣粗 情若手足 丶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