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4
减字木兰花·春月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在二月十五的夜晚,我与朋友赵德麟在星堂小酌。
春天的庭院中,正午的月光摇曳着芳香的酒,似乎也在舞动。
我漫步于回廊,半开的梅花散发着柔美的香气。
轻薄的云朵与雾气,正是年轻人欢娱的地方。
这景象不同于秋日的明丽,只让人想起离别的痛苦。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体现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月,描写了与友人欢聚的情景,流露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状态。
《减字木兰花·春月》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苏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与友人欢聚的愉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二月十五夜”的时空背景,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词中“摇荡香醪,光欲舞”,生动地描绘了酒杯中酒液在月光下摇曳的美景,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然而,词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离别的思念:“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此句通过对比秋光与春月,表达了对离人的无尽思念。秋天的景色往往带有一种凋零的美,而春天则是生机盎然的季节,然而作者却因离别而感到心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感伤。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春月的美景,还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苏轼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感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体现了人对亲情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月》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香醪”指的是什么?
诗中“只与离人照断肠”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