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送别)》

时间: 2025-04-23 22:35:11

诗句

玉觞无味。

中有佳人千点泪。

学道忘忧。

一念还成不自由。

如今未见。

归去东园花似霰。

一语相开。

匹似当初本不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5:11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送别)

玉觞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
学道忘忧。一念还成不自由。
如今未见。归去东园花似霰。
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

白话文翻译:

杯中酒无味,佳人泪水千滴。
修道求忘忧,却发现心中不自由。
如今未见面,归去东园花如霰。
一句话说开,仿佛当初本未到。

注释:

  • 玉觞:指美酒的杯子,古代常用玉制成。
  • 无味:形容酒没有味道,表明心情的沉重。
  • 佳人:美丽的女子,常指心中思念的人。
  • 千点泪:形容流泪很多,表达对离别的伤感。
  • 学道忘忧:学习道理以求忘却忧愁。
  • 自由:心灵的自由,指放下烦恼。
  • 东园:指东边的花园,常用来象征美好的回忆。
  • 花似霰:花瓣飘落如霰,形容凄凉的景象。
  • 一语相开:一句话就能开解。
  • 匹似当初本不来:似乎当初根本就没有来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极高的成就,被尊称为“苏东坡”。苏轼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送别)》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面临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此时,他的生活境遇艰难,但他仍能以幽默与智慧的方式面对生活,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在离别时的感伤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开头用“玉觞无味”引入,表明心情的沉重与孤独,虽然手中有酒,却无法解忧。接着通过“佳人千点泪”描绘了心中对离别的无限惆怅,那些泪水如同酒杯中的无味酒,无法以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苏轼在此处用“学道忘忧”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试图通过修道来忘却忧愁,却发现心中依然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回到“东园”这个意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暗含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最后一句“一语相开”,则展现了在离别之际,似乎一句话就能解开所有的心结,然而又感叹“匹似当初本不来”,仿佛这一切的缘分从未发生过,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孤独、惆怅到哲思,再到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词人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觞无味:酒杯虽美,但酒没有味道,暗示心情沉重。
  2. 中有佳人千点泪:心中思念佳人,流泪如雨,体现离别的悲伤。
  3. 学道忘忧:尝试通过学习道理来忘却忧愁,但心结仍在。
  4. 一念还成不自由:一念之间,情绪反复,无法真正摆脱烦恼。
  5. 如今未见:现在没有见面,感叹时光流逝。
  6. 归去东园花似霰:归去时发现东园的花如霰般落下,象征凋零与失落。
  7. 一语相开:一句话似乎能解开心结,但又是无奈的感叹。
  8. 匹似当初本不来:最后感慨,似乎当初的相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佳人泪水相提并论,表现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象征:东园的花与霰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离别之情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苏轼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觞:象征美好与奢华,实际却是空虚的。
  • 佳人:代表思念的对象,承载着离别的情感。
  • 东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逝去。
  • :花瓣飘落如霰,象征凋零与失落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觞无味”的意思是: A. 酒杯很美
    B. 酒没有味道
    C. 酒很醇厚
    D. 酒杯是玉制的

  2. “一念还成不自由”中的“一念”是指: A. 一种想法
    B. 一次机会
    C. 一段时间
    D. 一次旅行

  3. 诗中“东园花似霰”暗示了什么? A. 花开得很美
    B. 花瓣如霰般凋零
    C. 花香扑鼻
    D. 花色鲜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赠花卿》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的风格截然不同。李白的诗歌中多了几分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更多了一份细腻与哲思。
  • 苏轼 vs. 杜甫:杜甫在离别中常常带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苏轼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又以永锡难老为韵 其三 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 其二 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 其一 家侄季高作诗止酒戏赋二首 其二 家侄季高作诗止酒戏赋二首 其一 天长道中作饥来驱我去二首寄呈刘卢二御史 其一 踏莎行(游凤凰台) 望海潮 青玉案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桃核杯 包含羲的词语有哪些 妍辞 仙部 操之过激 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宗匠陶钧 朱陈 沉湎酒色 言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心字底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父字头的字 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汪洋闳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