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5:11
减字木兰花(送别)
玉觞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
学道忘忧。一念还成不自由。
如今未见。归去东园花似霰。
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
杯中酒无味,佳人泪水千滴。
修道求忘忧,却发现心中不自由。
如今未见面,归去东园花如霰。
一句话说开,仿佛当初本未到。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极高的成就,被尊称为“苏东坡”。苏轼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送别)》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面临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此时,他的生活境遇艰难,但他仍能以幽默与智慧的方式面对生活,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在离别时的感伤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开头用“玉觞无味”引入,表明心情的沉重与孤独,虽然手中有酒,却无法解忧。接着通过“佳人千点泪”描绘了心中对离别的无限惆怅,那些泪水如同酒杯中的无味酒,无法以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苏轼在此处用“学道忘忧”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试图通过修道来忘却忧愁,却发现心中依然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回到“东园”这个意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暗含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最后一句“一语相开”,则展现了在离别之际,似乎一句话就能解开所有的心结,然而又感叹“匹似当初本不来”,仿佛这一切的缘分从未发生过,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孤独、惆怅到哲思,再到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词人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围绕离别之情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苏轼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玉觞无味”的意思是:
A. 酒杯很美
B. 酒没有味道
C. 酒很醇厚
D. 酒杯是玉制的
“一念还成不自由”中的“一念”是指:
A. 一种想法
B. 一次机会
C. 一段时间
D. 一次旅行
诗中“东园花似霰”暗示了什么?
A. 花开得很美
B. 花瓣如霰般凋零
C. 花香扑鼻
D. 花色鲜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