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鹿仙山》

时间: 2025-04-26 05:03:53

诗句

溪清山秀隐神仙,乘鹿真人去几年。

天地壶中无客到,方书肘后有谁传。

秦皇采药迷蓬岛,汉武烧金得紫烟。

真境寥寥在何处,未容尘世妄攀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3

原文展示:

鹿仙山 张耒 〔宋代〕 溪清山秀隐神仙,乘鹿真人去几年。 天地壶中无客到,方书肘后有谁传。 秦皇采药迷蓬岛,汉武烧金得紫烟。 真境寥寥在何处,未容尘世妄攀缘。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溪流和秀丽的山峦隐藏着神仙,骑着鹿的真人已经离去多年。 天地之间,壶中世界无人到访,方术秘籍又有谁能传承。 秦始皇采药迷失在蓬莱仙岛,汉武帝炼金得到紫烟。 真正的仙境在哪里,不容尘世之人妄自攀缘。

注释:

字词注释:

  • 溪清山秀:形容山水景色清澈秀丽。
  • 隐神仙:指隐藏的仙人。
  • 乘鹿真人:骑着鹿的仙人。
  • 天地壶中:比喻隐秘的仙境。
  • 方书肘后:指秘传的方术书籍。
  • 秦皇采药:指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 汉武烧金:指汉武帝炼丹求仙。
  • 真境寥寥:真正的仙境稀少。
  • 未容尘世:不容许尘世之人。

典故解析:

  • 秦皇采药迷蓬岛:指秦始皇派遣徐福等人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最终迷失在蓬莱仙岛的传说。
  • 汉武烧金得紫烟:指汉武帝热衷于炼丹求仙,传说中他炼丹时产生了紫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隐逸之情。此诗可能创作于他隐居或游历山水时,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隐居或游历山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隐秘的仙境,通过对溪流、山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乘鹿真人”和“天地壶中”等意象,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同时,通过对秦始皇和汉武帝求仙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清山秀隐神仙:描绘了清澈的溪流和秀丽的山峦,暗示了仙境的隐秘。
  2. 乘鹿真人去几年:提到了骑着鹿的仙人已经离去多年,增加了仙境的神秘感。
  3. 天地壶中无客到:比喻隐秘的仙境无人到访,强调了仙境的孤寂。
  4. 方书肘后有谁传:指秘传的方术书籍无人传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5. 秦皇采药迷蓬岛:引用秦始皇求仙的典故,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
  6. 汉武烧金得紫烟:引用汉武帝炼丹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色彩。
  7. 真境寥寥在何处: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仙境的向往。
  8. 未容尘世妄攀缘:强调了仙境不容尘世之人妄自攀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地壶中”比喻隐秘的仙境。
  • 典故引用:如“秦皇采药”和“汉武烧金”引用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
  • 对仗:如“溪清山秀”与“天地壶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真正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清山秀:描绘了清澈的溪流和秀丽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乘鹿真人:提到了骑着鹿的仙人,增加了仙境的神秘感。
  • 天地壶中:比喻隐秘的仙境,强调了仙境的孤寂。
  • 方书肘后:指秘传的方术书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 秦皇采药:引用秦始皇求仙的典故,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
  • 汉武烧金:引用汉武帝炼丹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色彩。
  • 真境寥寥: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仙境的向往。
  • 未容尘世:强调了仙境不容尘世之人妄自攀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乘鹿真人”是指什么? A. 骑着鹿的仙人 B. 骑着鹿的普通人 C. 骑着鹿的隐士 D. 骑着鹿的道士 答案:A

  2. 诗中“天地壶中”比喻的是什么? A. 隐秘的仙境 B. 普通的世界 C. 隐秘的宝藏 D. 隐秘的洞穴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秦皇采药”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A. 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秦始皇修建长城 D. 秦始皇焚书坑儒 答案:A

  4. 诗中提到的“汉武烧金”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A. 汉武帝炼丹求仙 B. 汉武帝统一中国 C. 汉武帝修建长城 D. 汉武帝焚书坑儒 答案:A

  5. 诗的最后一句“未容尘世妄攀缘”表达了什么? A. 仙境不容尘世之人妄自攀缘 B. 仙境容许尘世之人妄自攀缘 C. 仙境不容尘世之人进入 D. 仙境容许尘世之人进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仙境之美,与本诗的仙境主题相近。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本诗的隐逸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本诗对比:两者都描绘了仙境之美,但李白的《庐山谣》更加豪放,而本诗更加含蓄。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山居秋暝》更加宁静,而本诗更加神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八月十五夜看月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裴大夫见过 题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 题薛十二池亭(一作王建诗) 题山寺 寄题纵上人院 题李频新居 过李处士山居 题永城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繁荣富强 包含易的词语有哪些 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计劳纳封 草跋 干血痨 面字旁的字 乡农 革字旁的字 汤饼之会 毋字旁的字 眉眼高低 宝盖头的字 绝代佳人 相濡以泽 重生爷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