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31:00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
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主人树勋名,欲灭天下贼。
愚虽乏智谋,愿陈一夫力。
人生须气健,饥冻缚不得。
睡当一席宽,觉乃千里窄。
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
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
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
百年心知同,谁限河南北。
在军队里待的时间不长,但我却常常被束缚在戎马之职。就像鸡飞不远,难道只求有羽翼?在城中游荡了三年,与你最为相识。你应该知道我心中所想,不在乎衣食的得失。主人树立了丰功伟绩,想要消灭天下的贼寇。虽然我愚笨,没有智谋,但愿意贡献一己之力。人生应该有气概,不能被饥寒所束缚。睡觉的时候空间可以宽敞,醒来时却觉得狭窄。古人不怕死,所怕的是死得无益。至交之间不可轻易分开,一旦结合就难以分离。你曾劝我努力,苦口婆心刺痛我的心。百年间心意相通,何必在乎地域的限制?
姚合(约 800—865),字子云,唐代诗人,广平(今河北广平)人。他在诗歌创作上在唐代有一定的影响,作品多描写友情、生活、边塞等,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身处魏州从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生活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开篇便以少有的军旅经历引入,显示出作者对戎马生涯的无奈与感慨。第二联通过“鸡飞不得远”隐喻,强调了人在环境和职责下的束缚。三年与友相识,彼此的心思早已相知,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的几句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作者虽然自谦愚笨,但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整首诗在气氛上虽有些沉重,但却不乏豪情。作者强调要有健全的气魄和勇敢的精神,不被生活的琐碎所困扰。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认为古人不怕死,而是害怕无益的死亡。至交之间的深厚感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执着与珍视。
诗歌通过描绘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对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鸡飞不得远”比喻了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生活
“人生须气健”强调了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健康的重要性
C. 担当精神
诗中提到“至交不可合”的意思是什么?
A. 不可轻易分开
B. 只能在一起
C. 不需要交朋友
与李白《将进酒》相比,姚合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和人生的享乐。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