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0:1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0:10:22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秽步宿雨犹湿昨夕近郭风而不雨不知此间盖滂沱也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月亮落下时,船橹发出咿哑声,清晨我登上江边的家。 田野中稻子因水冲而倒伏,直岸上有崩塌的沙土。 这才明白雨下得如此之大,更高兴晴天也很好。 林中还残留着雨滴,不管它们是否会弄湿我的乌纱帽。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登舟归家的情景,通过对比昨夜的雨和今晨的晴,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晴天的喜悦。
这首诗以清晨登舟归家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月落橹咿哑”一句,以声音开篇,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则通过对田野和岸边的具体描写,反映了雨水的充沛和自然的力量。后两句“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表达了作者对雨后晴天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登舟归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以及对晴天的喜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落橹咿哑”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声音? A. 清晨 B. 夜晚 C. 黄昏 D. 正午
“冲田多偃稻”反映了什么? A. 晴天的景象 B. 雨水的充沛 C. 田野的宁静 D. 岸边的崩塌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天气的喜悦? A. 雨天 B. 晴天 C. 阴天 D. 雾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