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1:39
原文展示:
黄山别久阻再披,青山路远终未窥。忽逢隐静高监寺,不但学禅仍学诗。禅机最上吾不会,诗笔少亲今老退。青山卧冢谪仙才,功名孰愈凌歊台。
白话文翻译:
与黄山分别已久,再次相见被阻隔;青山之路遥远,始终未能一窥其貌。忽然遇到隐静的高监寺,他不仅学习禅理,还学习诗歌。禅的最高境界我不懂,写诗的技艺也因年老而衰退。青山下埋葬着被贬谪的仙才,谁能超越凌歊台的功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禅理和诗歌的向往,以及对功名的淡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晚年的心境,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对禅理和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山和青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隐静高监寺”不仅学禅还学诗,反映了诗人对禅理和诗歌的双重追求。最后两句“青山卧冢谪仙才,功名孰愈凌歊台”则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认为真正的才华不应被功名所束缚,而是应该像被贬谪的仙才一样,安然于青山之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禅理和诗歌的向往,以及对功名的淡漠。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尊重和对功名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山”和“青山”分别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 B. 功名与才华 C. 禅理与诗歌 D. 人生与自然
诗中的“隐静高监寺”是做什么的? A. 学习禅理 B. 学习诗歌 C. 学习禅理和诗歌 D. 隐居静修
诗中的“凌歊台”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宁静生活 C. 功名 D. 才华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了解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探讨两位诗人在表达自然与人生关系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