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8:54
钟断危楼鸟不飞,荧荧何处最相宜。
香然水寺僧开卷,笔写春帏客著诗。
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
孙康勤苦谁能念,少减馀光借与伊。
钟声在高楼上断断续续,鸟儿也不再飞翔,
幽幽的灯光在哪里最为合适?
在香气弥漫的水寺中,僧人翻开书卷,
我在春帷下写下诗篇。
忽然思绪万千,似乎穿墙而过,
偶尔心中烦恼尽消,缠绕的丝线也断了。
孙康的勤苦,谁又能体会,
不如少许光明借给她。
慕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哲理思考。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身处寺庙,借助灯光静心写作,表达了对光明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孤独思考的感慨。
这首《灯》,通过对灯光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首联“钟断危楼鸟不飞”,描绘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钟声的断断续续和鸟儿的不飞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哀愁。接着“荧荧何处最相宜”则引出诗人对灯光的思考,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寄托。
第三、四联中,诗人描绘了在寺庙中读书写诗的场景,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特别是“香然水寺僧开卷”,不仅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随后“忽尔思多穿壁处”,表达了思绪的奔涌,似乎在这安静的氛围中,内心的烦恼与思考不断交织。
最后两句提到孙康,突显了对勤奋与努力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这种努力的孤独感和对他人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具备了优美的意象,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知识和孤独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知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表达了对光明与知识的渴望及对他人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孙康”是以什么著称的?
A. 爱好游玩
B. 勤奋好学
C. 诗歌创作
D. 画画
“钟断危楼鸟不飞”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寂
C. 忧伤
D. 宁静
“荧荧何处最相宜”中的“荧荧”指什么?
A. 明亮的光
B. 微弱的光
C. 自然之光
D. 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