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3:28
菩萨蛮
作者: 汪玉轸 〔清代〕
愁中得句浑难续。
无眠夜半烧灯烛。
风送露微茫。
逼人秋气凉。
熏炉添兽炭。
香篆微微散。
何物助吟情。
一虫阶下鸣。
在愁苦中写下的诗句难以继续。
夜深无眠,烛光摇曳。
微风送来淡淡露水,
使人感到秋意渐浓。
熏炉中添了兽炭,
香烟轻轻飘散。
有什么能帮助我吟唱此情?
只有一只虫子在台阶下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秋气”常常象征着离愁别恨,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汪玉轸(约1686—1749),字子静,号涵秋,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秋夜,诗人经历愁苦,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深夜的情景,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菩萨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愁苦。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点燃蜡烛,试图通过写诗来排遣内心的忧愁,但愁绪缠绕,使得字句难以继续。开头的“愁中得句浑难续”,即是对这种困境的真实写照。
接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夜的氛围:微风送来露水的感觉,增添了秋天的凉意。诗人不禁感受到季节的变换所带来的情感波动,令人思绪万千。熏炉中添炭,香篆轻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香烟的散发似乎在映衬诗人心境的微弱。
最后,诗人以“何物助吟情”收束,表达了对情感抒发的渴望,然而“阶下鸣虫”的声音更是让孤独感加深,呼应了整首词的主题。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展现了对情感表达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写作《菩萨蛮》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D. 无聊
“熏炉添兽炭”中的“兽炭”主要作用是什么?
A. 增添温暖
B. 增添清凉
C. 增添香气
D. 增添光亮
诗句“何物助吟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渴望欢笑
B. 渴望安静
C. 渴望情感的表达
D. 渴望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汪玉轸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秋夜的孤独与愁苦,后者则表现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伤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但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汪玉轸更为细腻,李清照则更加直接。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