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3:00
重送伯卿
作者: 范成大〔宋代〕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
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
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嚇猿鹤。
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
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
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
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
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
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
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雪花无时无刻不在飞舞,春天一到便开始飘落。
冰柱在寒冷中无法融化,离地面只需一握。
东风畏惧这奇寒,未敢打破梅花的花苞。
已经僵硬的蚕,哪里会问及小鸟的飞翔。
万条小路没有行人,敲门声惊动剥啄的鸟。
故人乘竹叶舟,岁末时分漂泊在梦中。
他说自己因饥饿而行,难道不念及那山川田园吗?
经过金华省,看到文采斐然的石渠阁。
平生无所尝试,墨绶曾令猿鹤惊惧。
取舍之间如熊掌,得失之间如蜗角。
不嫌弃干事进展缓慢,俯仰之间无愧于心。
徘徊在书籍中,万卷书却无处可著。
可惜这袖子小举,却负担不起不归的药。
听闻江皋县,讼案简单民气愉悦。
政务如松竹林般清明,教诲与家学相辅相成。
我父亲辛勤耕作,期待儿子收获。
三年后这本书问世,众人说它如微光闪烁。
带回去可以细细品味,安慰我长久的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四散而落。
桅杆无法挽住,帆在北风中凶猛。
难忘兄弟间的言语,容易在清夜中散去。
匆匆的别离即成赋,掩面泪水倚靠在城郭。
范成大,字景仁,号云溪,浙江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充满人情味,常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色。
《重送伯卿》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诗人以送别友人为题材,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重送伯卿》是一首表达送别情感的诗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开篇以“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引入,表现了冬去春来的转变,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通过“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描绘了春天的迟迟不至,表现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与焦虑。随后,通过对友人漂泊生活的描写,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运用多种意象,如“冰柱”“竹叶舟”“熊掌”等,层层递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友人漂泊的生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深处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中“东风畏奇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切的心情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冬天的喜爱
答案: B
“故人竹叶舟”中,竹叶舟象征了什么?
A. 归乡的希望
B. 漂泊的生活
C. 富贵的象征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熊掌与蜗角”比喻了什么?
A. 人生选择的艰难
B. 好友的离别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对范成大的《重送伯卿》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