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17:23
官居故偪仄,北窗谁所开。
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
高槐忽低昂,知有好风来。
须臾堕几席,篆香小飞灰。
病翁亦披襟,月露装奇怀。
垄头暴背耘,永昼妇子偕。
不辞梦山裂,田水如泼醅。
去年岂堪说,稻根已浮埃。
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台。
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官位低微,居所狭小,北窗无人开启。
在胡床上休息,午后的暑气让人昏沉,
窗帘的影子在空中徘徊。
高大的槐树突然低头昂起,
我知道有好风来了。
转瞬之间,几片香烟飘落,
香篆中的微灰轻轻飞舞。
病中的老翁也披开衣襟,
月光与露水装点着他的奇妙心怀。
田头的农妇和孩子们一起在阳光下耕作,
不怕田野被梦境撕裂,
水田如同泼洒的醅酒。
去年发生的事情真难以言说,
稻子的根已浮在尘埃之上。
使君坐在侯府,窗前便是凉台。
我怎敢诉说自己的苦热,
只好洒然助兴于心中的斋室。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景山,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擅长田园诗和山水诗,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此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生活环境与周围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个人的无奈,尤其是在官职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压迫感。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是范成大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写的诗,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官位的卑微和居所的拥挤,感受到夏日的热气与孤寂。接着,诗人用“胡床憩午暑”描绘了一个慵懒的午后,窗帘的影子在轻轻摇曳,显示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感受到一阵清风的到来,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生机。高槐树的摇曳与飘落的香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病翁披襟”一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月光与露水装点了老人的心灵,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哲思。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农田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的繁忙与生活的重担,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结尾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苦热的压抑与自我调节的心态,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接受。诗人的洒脱与豁达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内心的坚韧与灵性。
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白居易
“北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友谊
D. 理想
诗中提到的“病翁”是指?
A. 年轻人
B. 一位生病的老人
C. 农民
D. 官员
诗中描述的场景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以上内容为《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的全面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