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蝉》

时间: 2025-08-01 21:10:48

诗句

斷角斜陽觸虑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間最有蟬堪恨,送衋行人送衋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1:10:48

原文展示:

秋蝉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斷角斜陽觸虑愁,
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衋行人送衋秋。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蝉声在斜阳下轻轻触动了我的愁绪,
在长亭中,我不禁搔首,心中感慨万千。
世间最让人恨的,莫过于这蝉声,
它在送走行人,也送走了这个秋天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斷角:指的是夕阳的形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即将落下的太阳。
  • 搔首:形容焦虑不安,或因思念而感到不知所措。
  • 世間:人世间,指的是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 堪恨:值得恨之意,表示对蝉声的无奈与愤懑。
  • :古音,意为“行”,引申为送别的意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常见场所,常用来象征离别的感伤。
  • 蝉声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常与时光流逝、秋天的萧瑟相联系,成为一种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静庵,江苏常州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秋蝉》创作于范成大晚年,诗中蕴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在秋天的季节里,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借蝉声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惆怅。


诗歌鉴赏:

《秋蝉》以斜阳与蝉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斷角斜陽觸虑愁”用“斜阳”映衬出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黄昏时分的孤寂感;而“触虑愁”则直接表达了由于晚秋时节的到来,诗人产生的忧愁情感。第二句“长亭搔首晚悠悠”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长亭作为送别的场所,诗人在此搔首,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第三句“世間最有蟬堪恨”点明了蝉声带来的悲哀,诗人将蝉声与恨联系在一起,表达对蝉声的无奈与烦恼。最后一句“送衋行人送衋秋”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蝉声伴随着行人离去,象征着秋天的结束和孤独的加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斷角斜陽觸虑愁:夕阳斜照,像是断了角的太阳,触动了我内心的忧愁。
  • 长亭搔首晚悠悠:在长亭中,我不自觉地搔首,思绪如晚风般悠长。
  • 世間最有蟬堪恨:世上最让人恨的,便是这蝉声。
  • 送衋行人送衋秋:它送走了行人,也送走了这个秋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斷角斜陽”比喻时光的流逝。
  • 拟人:蝉声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送别行人。
  • 对仗:诗中用长亭与蝉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孤独、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长亭:代表离别与思念,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
  • 蝉声: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蝉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世間最有蟬堪恨”中“堪恨”的意思是? A. 值得喜爱
    B. 值得恨
    C. 值得怀念

  3. “长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与范成大《秋蝉》都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的关系,而范成大的《秋蝉》则侧重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盏子·练月萦窗 高阳台(送翠英) 春夏两相期(寿谢令人)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摸鱼儿(寿东轩) 昼锦堂(荷花) 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洞仙歌(对雨思友) 如梦令 喜迁莺(金村阻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根牙磐错 糹字旁的字 心焦 万缕千丝 何有 盐裹 粗暴 魂惊魄落 镜结尾的成语 包含盐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牵衣顿足 鬯字旁的字 题识 对床夜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