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5:53
扬旌来冉冉,卷旆去堂堂。
恨我飞无翼,思君济有航。
麒麟还共处,熊虎已何乡。
南国应无恙,中兴事会长。
这首诗描绘了扬帆而来的情景,风帆卷起,气势浩荡。诗人感到无奈,自己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心中思念远方的朋友,渴望能够乘船到达。麒麟和熊虎原本是同处一地的神兽,如今却不知去向何方。对南国的安危感到忧虑,希望中兴的事业能够长久。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生于动乱时期,致力于抗元,最终被俘。文天祥以其忠诚和气节闻名,被后人尊称为“忠臣”。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悲痛,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复兴的希望,体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
《思蒲塘》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思乡之情,诗人在诗中通过“扬旌”和“卷旆”的对比,展现了出发与归来的矛盾心态。开篇的“扬旌来冉冉”与“卷旆去堂堂”体现了诗人的期待与失落,前者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后者则暗示着离别与无奈。
接下来的“恨我飞无翼,思君济有航”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感叹自己无力飞翔,无法与朋友相聚,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无奈与渴望。诗中提到的“麒麟”和“熊虎”不仅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强盛,也让人联想到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关切。
最后的“南国应无恙,中兴事会长”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祝愿,尽管身处困境,仍然希望南方的安宁与国家的复兴。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诗人的深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复兴的希望,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感叹,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感深邃且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扬旌”的意思是:
A. 升起旗帜
B. 卷起旗帜
C. 远行
D. 回归
“恨我飞无翼”中的“无翼”指的是:
A. 没有朋友
B. 没有飞翔的能力
C. 没有方向
D. 没有力量
诗人对南国的期望是:
A. 复兴
B. 安宁
C. 强盛
D. 富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文天祥的《思蒲塘》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念,但文天祥更强调个人的情感,而杜甫则侧重于对国家整体命运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