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50:41
酹江月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
空翠睛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
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
南浦闲云过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
夜深悉听,胡笳吹彻寒月。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依然如旧,在凄凉的气氛中展现了无尽的江南风光。青翠的山岚在空中漂浮,遮蔽了东边的一片天空。大雁飞过孤独的峰顶,猿猴归向险峻的山崖,狂风急促,波涛翻滚如雪。天地虽未衰老,土地上仍然有人杰出的人物。令人感叹的是漂泊在外的孤舟,河水倾斜,星斗坠落,客人的梦境催促着早晨的来临。南浦的闲云飘过草树,回头看去,旌旗的光影时明时灭。三十年来,十年一过,只有那星星依旧闪烁。夜深时分,听到的是胡笳的悲鸣,直透寒月。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面对外敌入侵时,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个人抱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作者身处逆境,心中忧国忧民,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酹江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壮志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以及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开篇以“庐山依旧”引出,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孤独意象,如“孤峰”、“孤舟”,深刻反映了诗人漂泊生涯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随后,诗人以“客梦催明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焦虑,体现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融汇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深化了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故国的思念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不屈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文天祥的《酹江月》主要表现了哪种情感?
A. 幸福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D. 迷茫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庐山”主要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雁过孤峰”主要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