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夫人阁四首》

时间: 2025-08-13 16:13:51

诗句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6:13:51

夫人阁四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了,鸳鸯瓦的水已经流淌,春风温暖,犀角盘子还镇住着帷帐。
在明亮的月光下,缥缈的紫箫声响起,璧门前的桂影在夜色中交错。

注释:

  • 鸳瓦:指的是鸳鸯瓦,即一种瓦片,形状如鸳鸯。
  • 流澌:流动的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犀盘:用犀角制作的盘子,常用作装饰或盛放物品。
  • 镇帷:镇住帷帐,指保持帷帐的安静和稳重。
  • 缥缈:形容轻柔、飘渺的样子。
  • 紫箫:紫色的箫,古乐器。
  • 璧门:美玉制成的门,象征美丽和富贵。
  • 桂影:桂树的影子,象征着清幽和高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氛围的营造,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夜晚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收并蓄,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态度,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宁静的夜晚场景。开篇以“雪消鸳瓦已流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雪融化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和新生的感觉。接着“风暖犀盘尚镇帷”则表示即使在温暖的春风中,依旧保有一种宁静的气氛,犹如生活的从容与淡定。后两句通过“缥缈紫箫明月下”与“璧门桂影夜参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丽与悠然,特别是“紫箫”与“桂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高雅而且梦幻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春天的来临,雪融化后水流动的情景,表现春意盎然。
  • 第二句:犀角盘子象征珍贵,尽管春风温暖,生活依旧保持一种稳重。
  • 第三句:夜晚明月之下,笛声缥缈,意象轻柔,充满诗意。
  • 第四句:桂影摇曳,暗示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但又在美丽的月光下显得柔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雪”、“风”、“月”等自然意象,形成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融化、夜色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新生。
  • :代表温暖,暗示春天的到来。
  • :象征宁静与清幽,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 :代表高洁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消鸳瓦已流澌”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2. “犀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珍贵
    C. 温暖
    D. 安静

  3. 诗中提到的“紫箫”代表了什么?
    A. 古乐器
    B. 春天
    C. 夜晚
    D. 清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夫人阁四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的情感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蜀头陀客吴岁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疏懒为四明何君赋 侍应平坡侍郎郊行口占二首 石门洞 山中早行 山阴秋怀 僧门 瑞安院 秋夜 秋日言怀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愈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午夜钟 耒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面上 就驾 稀稀落落 名垂万古 短兵相接 提倡 母字旁的字 吊笼 玄妙莫测 艰苦朴素 衣字旁的字 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