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宜城道间》

时间: 2025-08-04 04:29:33

诗句

萧萧风雨问南关,客里单衣八月寒。

灯火数家栖逆旅,江山千里走插官。

飘零岐路凭诗纪,寂寞襟怀借酒宽。

亟写音书寄乡国,北山高卧尽平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4:29:33

原文展示:

萧萧风雨问南关,
客里单衣八月寒。
灯火数家栖逆旅,
江山千里走插官。
飘零岐路凭诗纪,
寂寞襟怀借酒宽。
亟写音书寄乡国,
北山高卧尽平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关的旅途中的感受。伴随着萧萧的风雨,他感到身在异乡的寒冷,八月的夜晚穿着单薄的衣服,倍感寒意。路旁不远处有几家灯火通明的旅馆,正是他暂时栖息之地。纵然江山辽阔,他仍然在外游荡,心中感到孤独和无奈。面对岐路,他用诗句来记录自己的心情,借酒来宽慰寂寞的心怀。迫切地想要写信寄给家乡,愿北山的高卧能带来安宁。

注释:

  • 萧萧:形容风雨声,带有一种凄凉感。
  • 南关:指南方的某个关口,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逆旅:指旅馆,通常是客人暂时停留的地方。
  • 飘零:形容漂泊不定的状态。
  • 岐路:指分岔的道路,象征选择的困惑。
  • 襟怀:指心中的情怀和思绪。
  • 音书:指音信和书信。

典故解析:

  • 江山千里:源于古代文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常用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 北山高卧:可能暗指一种隐居的理想,表达诗人渴望回归宁静生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仲明,号常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常以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为主题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许多文人身处外地时的共同心声。

诗歌鉴赏:

《宜城道间》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游子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萧萧风雨与南关的结合,立刻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这种气氛在“客里单衣八月寒”中得以进一步深化。诗人用“单衣”与“寒”来对比,突显了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凄凉。

“灯火数家栖逆旅”中的“灯火”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而“逆旅”则突显了旅途的艰辛与流离。接下来的“江山千里走插官”则表明了诗人对辽阔祖国的眷恋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诗人在岐路的选择中,借助诗歌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最后两句“亟写音书寄乡国,北山高卧尽平安”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渴望,愿意通过写信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情感上真实而深刻,既有对旅途的哀伤,也有对故乡的热切期盼,展现了李曾伯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萧风雨问南关:风雨交加,诗人透过自然景象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南关则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离家之远。
  2. 客里单衣八月寒:身处异乡,衣衫单薄,感受到八月的寒意,反映出身处逆境的无奈。
  3. 灯火数家栖逆旅:旅途中只有几家旅馆,灯火通明,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却又是短暂的栖息之地。
  4. 江山千里走插官:纵使江山如画,诗人仍是行走在外,感受到深深的孤独。
  5. 飘零岐路凭诗纪:在岐路之中,诗人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体现了诗歌的力量。
  6. 寂寞襟怀借酒宽:因孤独而借酒消愁,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7. 亟写音书寄乡国:迫切地想要写信给家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8. 北山高卧尽平安:期望在北山的安宁中能找到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江山,表现出对故乡的情感。
  • 对仗:如“亟写音书寄乡国,北山高卧尽平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孤独与思乡,诗人通过对旅途的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逆旅:代表着短暂的栖息地,隐喻着孤独。
  • 灯火: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反映出对家的渴望。
  • 音书:寄托着思念与联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关”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诗人的故乡
    • C) 诗人所向往的安宁
    • D) 自然的美
  2. “寂寞襟怀借酒宽”中的“酒”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友情
    • D) 消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什么愿望?

    • A) 归属感
    • B) 思念
    • C) 安宁
    • D) 旅行

答案:

  1. A) 旅途的艰辛
  2. D) 消愁
  3. C)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旅夜书怀》:杜甫的作品,展现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的《宜城道间》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旅途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李曾伯更为细腻,情感更加深沉,而王维则多了一份哲理与沉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鉴赏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潘节士柽章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二 高渐离击筑 又詶傅处士次韵 其二 詶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酬朱监纪四辅 海上(四首) 精卫·万事有不平 与友人书(节选) 游子吟 登浦上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自隗始 石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上下交困 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包含第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洪大 刀锯鼎镬 渔查 韦字旁的字 水压 一棒一条痕 包含潘的词语有哪些 缕金团 蜗角斗争 剧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