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55
原文展示:
登浦上阁
袁凯 〔明代〕
高阁春波上,登临独怆然。
故乡从此去,久客未言还。
花好谁家屋,帆轻何郡船。
朝来有微雨,应洒郭西田。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登上春波之上的高阁,心中感到无比的悲伤。
从这里离开,我将远离故乡,作为一个长期漂泊的游子,我从未说过要回去。
美丽的花朵开在哪家的屋檐下,轻快的帆船属于哪个郡县?
清晨时分,微微的细雨应该洒落在城西的田野上。
注释:
- 怆然:悲伤的样子。
-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 郭:城郭,指城的外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离开故乡,长期漂泊在外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天,诗人登上高阁,眺望远方,感慨自己的漂泊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春波、花朵、帆船和微雨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诗中的“高阁春波上”和“朝来有微雨”等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淡淡的忧伤。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阁春波上”:描绘了诗人登上的高阁位于春波之上,给人一种高远而清新的感觉。
- “登临独怆然”: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时的孤独和悲伤。
- “故乡从此去”:意味着诗人从此离开故乡,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 “久客未言还”:表明诗人长期在外,从未说过要回去,透露出无奈和迷茫。
- “花好谁家屋”:通过询问花朵开在哪家的屋檐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帆轻何郡船”:询问轻快的帆船属于哪个郡县,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 “朝来有微雨”:描绘了清晨的微雨,增添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 “应洒郭西田”:暗示了微雨应该洒落在城西的田野上,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花好谁家屋”,将花朵拟人化,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故乡从此去,久客未言还”,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漂泊,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春波:象征着生机和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澜。
- 花朵: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帆船:象征着漂泊和不确定,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 微雨:象征着忧伤和哀愁,增添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怆然”是什么意思?
A. 快乐 B. 悲伤 C. 惊讶 D. 平静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乡 D. 满足
- “花好谁家屋”中的“花”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希望 C. 绝望 D. 冷漠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 王维的《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袁凯的《登浦上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袁凯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漂泊和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时局的动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袁凯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