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雪后望山》

时间: 2025-07-12 21:12:30

诗句

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疾驻行轩。

今朝独自山前立,雪满三峰倚寺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12:30

原文展示:

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疾驻行轩。
今朝独自山前立,雪满三峰倚寺门。

白话文翻译:

我和太白(李白)一起在洛阳的千里路上同行,老朋友刘(老刘)因病停下了行程。今天我独自一人站在山前,看到雪花覆盖了三座山峰,依靠在寺庙的门口。

注释:

  • 共作:共同作伴。
  • 洛阳:古代著名城市,诗人所指的地点。
  • 千里伴:千里之行,指长途旅行中的陪伴。
  • 老刘:指老朋友刘(可能是刘长卿),因病停留。
  • 驻行轩:停下行程,轩指的是车舱或栖息的地方。
  • 今朝:今天早晨。
  • 独自:一个人。
  • 山前立:站在山的前面。
  • 雪满三峰:三座山峰被雪覆盖。
  • 倚寺门:依靠在寺庙的门口。

典故解析:

  •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中常常表现豪放不羁的个性而闻名。
  • 雪后望山:表达了冬季雪后,山的景象,常常被视为自然美的一种表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新乐府”,作品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稹与李白的交往期间,反映了作者在朋友因病无法同行时的孤独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提到与太白同行,显得亲切而富有情感,但很快转向现实,朋友因病无法同行,增添了几分惆怅。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雪后山景,雪的洁白与高山的雄伟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感觉。诗人在静谧的雪景中独自站立,给予了读者一种孤独的美感,仿佛能感受到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诗歌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了人文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作洛阳千里伴:与太白一同在洛阳的旅途中,强调友情。
  2. 老刘因疾驻行轩:老朋友因病停下行程,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3. 今朝独自山前立:诗人独自在山前,感受孤独。
  4. 雪满三峰倚寺门:描绘雪后的静谧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共作”和“驻行”形成对仗。
  • 意象:雪与山的结合,产生冷静而美丽的意境。
  • 情景交融:山与雪的描写与诗人的情感相互辉映。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构成了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象征着友谊与相聚。
  • :象征纯洁与孤独。
  • 山峰:象征高远与坚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刘”是因为什么原因停下行程的?

    • A. 受伤
    • B. 疾病
    • C. 天气不好
    • D. 迷路
  2. 作者在诗中独自站立于哪里?

    • A. 河边
    • B. 山前
    • C. 村口
    • D. 市场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怨恨
    • C. 孤独与思念
    • D. 兴奋

答案:

  1. B. 疾病
  2. B. 山前
  3. C.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风相似,都是生活化的诗作,但元稹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情感,而白居易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相关查询

踏青游·识个人人 踏青游·岭上梅残 踏青游 清明日同西樵、介夫至法海寺 踏青游 踏青游 踏青游 闺情 踏青游 依清真韵 踏青游·即事 踏青游•一春多雨峭寒,欲归未得 踏青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恶恶实实 欠字旁的字 得不偿失 丰姿冶丽 祖宗家法 胁求 扪搎 三框儿的字 以虞待不虞 怕硬欺软 厂字头的字 厄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降尊纡贵 阳结尾的成语 应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