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7:01
踏青游 依清真韵
作者: 张伯驹
翠色春郊,飞尘霁风吹晓。
又目断黏天芳草。
踏青游,寻旧侣,半成猿岛。
但觉得今年杏花匆匆,一霎只余斜照。
久客无家,还思卜邻琼岛。
望咫尺波澜萦绕。
幻春灯,经见惯,浮云多少。
忆昔日翩翩玉鞭金勒,羞与少年人道。
春天的郊外一片翠绿,晨曦中,飞尘被清风吹散。
又看见那蔓延的芳草在天边消失。
我在春游中,寻找旧日的伴侣,半数已成了猿岛的孤岛。
只觉得今年的杏花急促绽放,转瞬间只剩斜照。
长久以来没有家,仍然思念邻近的琼岛。
遥望近处波澜起伏。
春天的灯光,早已习惯,浮云又有多少呢?
回忆往昔,自己骑马如风,羞于与年轻人谈论。
作者介绍:
张伯驹,近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体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踏青游》创作于春天,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踏青游的场景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踏青游》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全诗采用了清真韵,音韵和谐,词句流畅,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开头的“翠色春郊”便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飞尘霁风吹晓”,通过动静结合,营造出清晨的宁静和生机。
在情感上,诗人以“踏青游”引入,实际上是对旧日友谊的追寻,然而“半成猿岛”的孤独感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寂寞。杏花的盛开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匆忙,而诗人却在长久的客居中感到思乡之情,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引发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思考与感悟,让读者在优美的意象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旧友情谊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踏青游”意指什么?
“久客无家”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