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翁操》

时间: 2025-05-04 10:33:59

诗句

神仙。

飘然。

乘鸾。

去人间。

千年。

惟馀白云常漫漫。

洞中仙鹤蹁跹。

呼白猿。

洞口种芝田。

不与人世人往还。

后来苯伯,希冀升天。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

食肉芝兮腥膻。

饮玉浆兮枯干。

终年丹灶边。

开炉空化烟。

仰首望云端。

杳无仙者飞下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59

原文展示:

醉翁操
作者: 俞樾 〔清代〕

神仙。飘然。乘鸾。去人间。
千年。惟馀白云常漫漫。
洞中仙鹤蹁跹。呼白猿。
洞口种芝田。不与人世人往还。
后来苯伯,希冀升天。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
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
终年丹灶边。开炉空化烟。
仰首望云端。杳无仙者飞下天。

白话文翻译:

神仙飘然,乘着鸾鸟离开人间,
过了千年,只有白云悠悠地飘荡。
洞中仙鹤翩翩起舞,呼唤白猿前来。
洞口种着灵芝田,不与世俗人往来。
后来苯伯希望能升天,
偶然游玩石室,偷得几篇丹经。
吃肉芝,味道腥膻;饮玉浆,滋味枯淡。
整年在丹灶旁,炉火空中化作烟。
仰头望向云端,杳无仙人从天降下。

注释:

  • 神仙:指超脱于世俗的神灵或仙人。
  • :神话中的一种鸟,象征吉祥。
  • 白云:常用作隐逸生活的象征。
  • 仙鹤:象征长寿与仙境。
  • 苯伯: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追求长生不老。
  • 丹经:道教的修炼经典,旨在指导修道者如何炼丹成仙。
  • 丹灶:指炼丹用的炉灶。
  • 玉浆:象征着长生不老的饮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清代诗人,字舜华,号涧水,生于1816年,卒于1904年。俞樾以其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而著称,特别是在诗词和古文方面造诣颇深。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醉翁操》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局。俞樾在诗中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繁杂生活的逃避,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与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醉翁操》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人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开篇就以“神仙”、“飘然”、“乘鸾”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灵的氛围,仿佛仙人从人间飞去,留给世人的只有飘渺的白云。接着描绘了洞中仙鹤与白猿的和谐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诗中提到“苯伯”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修道之人常常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俞樾通过“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这几句,表现出一种对灵丹妙药的揭示,似乎在暗示即使追求长生,也未必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整首诗从宏观到微观,从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到个人的修炼生活,层层递进,情感深沉且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仙。飘然。乘鸾。”:描绘了神仙轻盈的形象,仿佛在空中飞翔。
  • “千年。惟馀白云常漫漫。”:时间的流逝,剩下的只有永恒的白云,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洞中仙鹤蹁跹。”:仙鹤在洞中翩翩起舞,象征着灵动与自由。
  • “呼白猿。”:与自然生灵的互动,更显得生活的和谐美好。
  • “洞口种芝田。”:强调隐逸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宁静。
  • “不与人世人往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自由的向往。
  • “后来苯伯,希冀升天。”:苯伯追求升天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永生的渴望。
  •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强调获取修炼之法的偶然性,暗示修道的艰辛。
  • “食肉芝兮腥膻。”:对灵药的真实描绘,揭示追求长生的代价。
  • “饮玉浆兮枯干。”:玉浆的枯干,隐喻追求的失落。
  • “终年丹灶边。”:长久的修炼生活,表现出孤独与执着。
  • “开炉空化烟。”:炼丹的过程,象征着希望与失望交织。
  • “仰首望云端。”:向往高远的理想,但又感到无奈。
  • “杳无仙者飞下天。”: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排比、对仗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诗意更为丰富,如“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就是对比与反衬,展现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仙人世界,表达了对自由、长生与自然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间繁杂生活的逃避与无奈,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白云:代表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 仙鹤:象征长寿与自由。
  • 灵芝: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 玉浆:代表着追求中的幻灭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乘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饮品
    C. 一种修炼法
    D. 一种乐器

  2. “洞口种芝田”意在表达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B. 自给自足的隐秘生活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隐逸世界,反映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而俞樾的《醉翁操》则更加强调个人修炼与内心追求的矛盾,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诗》
  • 《俞樾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唐民 贷米於如晦 送知和州杜驾部 禽言四首其二提壶 百舌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 谨赋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 依韵和刘六淮潮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唯食忘忧 无烟钢 曹局 鳥字旁的字 包含桎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略的成语 拥书南面 跋前疐后 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没屋架梁 忙中有序 文字旁的字 秋鬓 赴汤跳火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