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59
醉翁操
作者: 俞樾 〔清代〕
神仙。飘然。乘鸾。去人间。
千年。惟馀白云常漫漫。
洞中仙鹤蹁跹。呼白猿。
洞口种芝田。不与人世人往还。
后来苯伯,希冀升天。
偶游石室,偷得丹经数篇。
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
终年丹灶边。开炉空化烟。
仰首望云端。杳无仙者飞下天。
神仙飘然,乘着鸾鸟离开人间,
过了千年,只有白云悠悠地飘荡。
洞中仙鹤翩翩起舞,呼唤白猿前来。
洞口种着灵芝田,不与世俗人往来。
后来苯伯希望能升天,
偶然游玩石室,偷得几篇丹经。
吃肉芝,味道腥膻;饮玉浆,滋味枯淡。
整年在丹灶旁,炉火空中化作烟。
仰头望向云端,杳无仙人从天降下。
作者介绍
俞樾,清代诗人,字舜华,号涧水,生于1816年,卒于1904年。俞樾以其博学多才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而著称,特别是在诗词和古文方面造诣颇深。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醉翁操》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局。俞樾在诗中表达了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繁杂生活的逃避,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与自然的追求。
《醉翁操》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人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开篇就以“神仙”、“飘然”、“乘鸾”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灵的氛围,仿佛仙人从人间飞去,留给世人的只有飘渺的白云。接着描绘了洞中仙鹤与白猿的和谐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诗中提到“苯伯”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修道之人常常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俞樾通过“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这几句,表现出一种对灵丹妙药的揭示,似乎在暗示即使追求长生,也未必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整首诗从宏观到微观,从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到个人的修炼生活,层层递进,情感深沉且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排比、对仗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诗意更为丰富,如“食肉芝兮腥膻,饮玉浆兮枯干”就是对比与反衬,展现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仙人世界,表达了对自由、长生与自然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间繁杂生活的逃避与无奈,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乘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饮品
C. 一种修炼法
D. 一种乐器
“洞口种芝田”意在表达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B. 自给自足的隐秘生活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隐逸世界,反映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而俞樾的《醉翁操》则更加强调个人修炼与内心追求的矛盾,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理想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