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朝士》

时间: 2025-04-26 05:23:44

诗句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4

答朝士

作者: 贺知章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的是用精美的银盘盛装着蛤蜊,湖水清澈如镜,水面上漂浮的莼菜如丝一般杂乱。乡村最近流行这种美味,谁能想到这竟是吴地的特产。


注释:

  • :用作盛装食物的器皿。
  • :雕刻,镂空。
  • 蛤蜊:一种贝类,常见于水边。
  • 镜湖:湖水清澈明亮,如镜子般。
  • 莼菜:水生植物,可以作为食材。
  • 乡曲:乡里,乡村。
  • 佳此味:美味的食物。
  • 遮渠:谁能,谁敢。

典故解析:

“吴儿”指的是吴地的人民,吴地是古代江南地区,因其水乡美食而闻名。诗中提到的蛤蜊与莼菜都是吴地的特产,体现了地方饮食文化的独特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著名诗人,官至朝散大夫,以诗作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乡土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经济发展,饮食文化丰富,诗人通过描写地方美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和地方美食,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诗中“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丰富资源与优美的自然环境。银盘的精致与湖水的清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美食的诱人和环境的雅致。

“乡曲近来佳此味”,则是对乡土饮食文化的赞美,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而最后一句带有一丝幽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食的自豪与对外界不认同的调侃,显示出一种亲切的地方情感。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深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鈒镂银盘盛蛤蜊:用精美的银盘盛装蛤蜊,表现出食物的美观与珍贵。
    • 镜湖莼菜乱如丝:清澈的湖面上,莼菜飘浮,形成了自然的美丽画面。
    • 乡曲近来佳此味:乡村最近流行这种美味,显示了地方饮食的繁荣。
    • 遮渠不道是吴儿:调侃外地人未必知道这是吴地的特产,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骄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镜子,展现了其清澈。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整齐,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美食的热爱,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意象分析:

  • 银盘:象征着精致和美好,表现了饮食文化的高雅。
  • 蛤蜊:代表着自然的馈赠,体现了水乡的特产。
  • 莼菜:象征乡土情怀,表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资源与文化。
  • 镜湖:展现了水乡的自然美,反映了清新恬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镜湖莼菜乱如丝”中的“乱如丝”用来形容什么?

    • A. 莼菜的杂乱
    • B. 湖水的清澈
    • C. 蛤蜊的美味
  2. 诗中提到的“吴儿”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域
  3. 诗人通过描写美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家乡的自豪
    • B. 对外地的鄙视
    • C. 对饮食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孤独,而贺知章则侧重于对家乡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知章研究》

通过以上对《答朝士》的解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前调(送赵帅镇成都) 水调歌头(南徐秋阅宴诸将,代老人作) 点绛唇(百索) 九日 其二 九日 其一 清远峡 由白塔灞渡东津 舟中晚兴 黄州晚泊 行县夜宿胡民部鹤汀山庄和壁间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管蠡窥测 异军 坡度 争奇斗艳 泰山不让土壤 沱若 本趣 沉吟章句 凵字底的字 释菜 齐字旁的字 藏巧守拙 厄字旁的字 包含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