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6
舟中晚兴
作者: 李调元 〔清代〕
漫说心如箭,其如棹泊迟。
人喧上滩处,鸥避下帆时。
路转山犹见,钟鸣寺始知。
回头语黄帽,此地正宜诗。
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在舟中傍晚时分的感受。他说心情虽然像箭一样急,但比起船舶的停泊来又显得缓慢。人们在岸边热闹喧哗,而海鸥却在帆影下躲避。船行转弯时,依然能看到远山,钟声响起时,恍若才知道有寺庙在此。回头望去,看到身旁的黄帽子,觉得此地正适合写诗。
作者介绍:李调元,字梦阮,号白云,清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舟中,表现了作者在晚景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舟中晚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描绘了作者在舟中傍晚的情景。诗的开头通过“漫说心如箭”,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急切与不安,而“其如棹泊迟”则将这种急躁与船只的停泊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岸边的热闹场景与海鸥的避让,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路转山犹见,钟鸣寺始知”一句,则通过转弯时的景象变化,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深邃,仿佛在提醒人们在忙碌中也要留意身边的美好。这一过程引导读者从喧闹走向宁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一句“回头语黄帽,此地正宜诗”,则是作者在此地的灵感涌现,强调诗歌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展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展现了清代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傍晚舟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创作灵感的来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选择题: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黄帽”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热闹而繁忙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