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百索)》

时间: 2025-07-30 01:09:32

诗句

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

同心端正。

上有双鸳并。

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

凭谁信。

玉肌宽尽。

却系心儿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9:32

点绛唇(百索)

原文展示: 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
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
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
凭谁信。玉肌宽尽。
却系心儿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用纤细的手工采集五色丝线,色彩交织相映。她的心意坚定,正如那双并肩而立的鸳鸯。她那白皙的手腕轻轻缠绕,结下了相思的病痛。谁能相信呢?她那细腻的肌肤已经展现无遗,但她的心却紧紧系住,无法放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纤手:形容女子的手纤细柔美。
  • 五色:指五种不同的颜色,象征丰富多彩的心情。
  • 同心端正:形容心意相同,志向坚定。
  • 双鸳并:比喻情意相投的恋人。
  • 皓腕:指洁白的手腕。
  • 相思病:因思念而产生的情感折磨。
  • 玉肌:形容肌肤如玉般光滑细腻。

典故解析: “鸳鸯”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爱情和伴侣,二者相互依偎,永不分离,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以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描绘爱情和自然景色,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宋代,这一时期是文人追求细腻情感与艺术表现的高峰。蔡戡通过此词表达了对爱恋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点绛唇(百索)》是一首表现相思之苦的词作,蔡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缠绕丝线的过程中,流露出的深切情感。开篇“纤手工夫”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轻柔而细腻的氛围,展现女子的柔美形象。接着提到的“同心端正”,不仅强调了她的情感坚定,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在“上有双鸳并”中,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不仅让人联想到忠贞的情感,也反映了她内心的渴望与期待。词中所提的“皓腕轻缠”,一方面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她的心事与烦恼。随着“相思病”的出现,情感的深邃与痛苦愈发明显,展示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爱情的理解与思考。蔡戡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复杂的情感层次展现出来,令读者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描绘女子细腻的手工艺,暗示她的细腻心思。
  2. 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表达她内心的坚定与对爱情的渴望。
  3. 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手腕的轻缠象征着她对爱的牵挂与思念。
  4. 凭谁信。玉肌宽尽:表达一种无奈与不被理解的情感。
  5. 却系心儿紧:强调她无法放下的情感负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鸳鸯”象征深厚的爱情。
  • 对仗:句句相对,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情感的表达通过自然物象的描绘,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相思与执着,通过精致的语言与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纤手: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 五色丝:代表丰富多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 双鸳:象征忠贞的爱情。
  • 皓腕:体现出女性的美丽和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鸳并”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 D. 乡情
  2. 诗中“皓腕轻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蔡戡与李清照的作品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李清照的词更显愁苦,而蔡戡则注重情感的执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人吟 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窥开吟 其九 秋尽吟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三 春天吟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二 代简谢朱殿直赠长韵诗 又一绝 年老逢春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低首下心 远引曲喻 方鲠 艮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大字旁的字 从开头的成语 闲暇时间 趋开头的成语 席次 山川米聚 鬼柳 讳莫高深 惟大梁 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