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34
不寐
作者: 蔡戡 〔宋代〕
独卧虚斋百念衰,枕边犹有数枝梅。
青灯看尽愁肠断,画角吹残旅梦回。
发为忧时浑欲雪,心存报国未全灰。
功名蹭蹬身先老,那更駸駸急景催。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独自躺在空荡荡的书房里,百般思绪交织,心情极其低落,枕边仍然有几枝梅花。青灯下,我看尽了无尽的愁苦,心情几乎要断裂;号角声吹散了我的旅梦,让我不得不回到现实。因为忧愁,头发似乎都快变白了,而心中报国的志向却仍未完全熄灭。功名利禄让我在年华中显得苍老,而时光匆匆,更加催促着我去追求。
蔡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生于战乱之世,他的诗多反映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动荡,擅长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
《不寐》作于蔡戡人生的某个忧愁时刻,或许是因为国家动荡或个人遭遇的挫折。他在夜深人静时思考人生与理想,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的挂念和对自身处境的不安。
这首《不寐》通过对孤独的深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焦虑。诗的开头“独卧虚斋百念衰”,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梅花的存在既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象征着诗人心中未泯的希望和对美的追求。
“青灯看尽愁肠断,画角吹残旅梦回”,这两句通过青灯与号角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与外界喧嚣之间的矛盾感受。青灯下的孤独感和号角声带来的离愁别绪,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
后面的两句“发为忧时浑欲雪,心存报国未全灰”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渴望,尽管愁苦使他面容憔悴,内心的理想仍未完全熄灭。
最后的“功名蹭蹬身先老,那更駸駸急景催”总结了诗人的困境: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时光飞逝,生命的流逝让他感到无比的急迫与焦虑。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辛,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在孤独与焦虑中仍不放弃理想的精神。
《不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蔡戡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快乐
诗中的“枕边犹有数枝梅”表现了什么?
A. 忧愁
B. 希望
C. 失落
答案:1.B 2.B 3.B
比较《不寐》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但蔡戡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忧愁,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历史的怀念与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