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晦再至南崖》

时间: 2025-07-12 07:01:54

诗句

是曾经到还如乍,置我真宜丘壑间。

马上得全看树色,月中记两入秋山。

快游尽兴怀才满,尘事经心侮欲删。

勾漏沙床他日约,一峰一石与回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01:54

原文展示:

九日晦再至南崖
是曾经到还如乍,置我真宜丘壑间。
马上得全看树色,月中记两入秋山。
快游尽兴怀才满,尘事经心侮欲删。
勾漏沙床他日约,一峰一石与回环。

白话文翻译:

我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再来却像是第一次。
我在这山丘和山谷之间感到非常适合。
骑马时能完全欣赏到树木的颜色,
在月光下我记得两次进入山中秋景。
愉快的游玩让我满怀才情,
对世俗的事物已无心去理会。
在沙滩上,我约定将来再来,
这里的一峰一石都让我愿意回旋。

注释:

  • “乍”:初次,突然。
  • “丘壑”:山丘和山谷,这里指自然风光。
  • “快游尽兴”:游玩畅快,尽情享受。
  • “尘事”:世俗的事情,琐事。
  • “勾漏”:在沙床上留下痕迹,约定再来。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传统上在农历九月初九,常常与登高和赏菊联系在一起。
  • “秋山”:秋天的山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士弘(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秋天,诗人再次到访南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思考。开篇的“是曾经到还如乍”,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不仅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也在游玩中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最后一句“一峰一石与回环”,让人感受到对自然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曾经到还如乍”:表明曾经来过这里,现在再来却有新奇的感觉。
  2. “置我真宜丘壑间”:强调诗人在自然景中感到安适。
  3. “马上得全看树色”:骑马时能尽情欣赏到树木的颜色,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4. “月中记两入秋山”:在月光下,记得两次游历山中秋景,情感浓郁。
  5. “快游尽兴怀才满”:游玩愉悦,内心充实。
  6. “尘事经心侮欲删”:对世俗琐事不再在意,体现出一种超脱。
  7. “勾漏沙床他日约”:在沙滩上留下约定,期待再来。
  8. “一峰一石与回环”: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诗人的心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展现了一种清新、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象征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 “秋山”:代表时光流逝与成熟的思考。
  • “沙床”:象征着轻松与随意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世俗的依赖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人生的无奈
  2. “九日”在诗中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3. 诗中的“丘壑”指的是什么?

    • A. 山丘和山谷
    • B. 河流和湖泊
    • C. 城市和乡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送 三高祠 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余日白石 偶题 送项平甫倅池阳 自题画像 鬲溪梅令·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送王简卿归天台二首 和转庵丹桂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构隙 毋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十米九糠 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截镫留鞭 论材 斗字旁的字 人故 人语马嘶 郁血 卧不安枕 疋字旁的字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