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0: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0:52:05
小山不能云,大山半为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小山不够高,不能托起云朵;而大山的高度则几乎与天空相接。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山”和“云”作为自然元素,常在古代诗词中用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在古代文化中,山常被视为圣洁的象征,云则代表着变幻和自由。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以词风婉约、清新著称,常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四伏。姜夔的诗词常带有对人生、自然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内心的感受与思索。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两句,展现了自然界中小山与大山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身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小山的渺小与大山的伟岸相对比,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小山不能托起云,象征着普通人无法承担更大的理想与责任;而大山半入天际,传达出一种追求卓越与理想的精神。姜夔通过这种自然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激发读者对自我价值与追求的反思。整首诗用词凝练,意象鲜明,既有自然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以及人生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姜夔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哲理追求。
诗词测试
小山与大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高度
b) 颜色
c) 形状
诗中“不能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意义?
a) 小山不能承载云彩的重量
b) 小山没有云彩
c) 小山被云彩覆盖
诗人的创作背景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南宋
c) 明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