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7:00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作者: 贺知章 〔唐代〕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这首诗表达了柔和的德行是多么至高无上,万物都依赖于它来生存。常常顺应自然,厚载万物,谦逊地流通,变化中保持充盈。圣者的心思能够洞察一切,增加和扩展真诚的表达。像黄祇一样的祥和,期待着普遍的亨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685年,卒于763年。他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一个和平时期,诗人借助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表达了对柔和德行的推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和谐的追求。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通过对柔德的赞美,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万物生长依赖于和谐与包容。开篇即以“至哉含柔德”引入,强调柔德的至高无上,展现了深邃的道家思想。接下来的几句则将这种德行与自然规律相结合,表达了常顺自然的智慧。诗中提到的“流谦通变盈”,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圣心”的描绘,凸显出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和诚恳,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谐的期望。最后一句“泰折俟咸亨”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丰富而深刻,展现了贺知章诗风的清新与自然,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指导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柔和德行的推崇及其对万物和谐生存的重要性,表达了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揭示了“顺”和“和”的深刻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文化内涵,也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至哉含柔德”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流谦通变盈”中的“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