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33:13
寄无相禅师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无相禅师的怀念与思考。诗人回首与师父在西峰的日子,想起南能禅师的教诲。有缘的人和有相应的事物并不都是佛法,无我无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僧人。穿着烂椹袍子的僧人,表面上有名利,而用金子讲道却又充满了爱和恨。比起这些,倒不如超脱于尘世的一个僧人,日日点燃香烟,夜夜点亮灯火。
作者介绍:罗隐,字少逸,号蘅塘退士,唐代诗人,以五言、七言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他的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禅宗盛行时期。作者通过对无相禅师的追忆,表达了对真正修行状态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名利与修行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以对无相禅师的追忆为主线,展现了一种对真正修行境界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指出那些表面上有名有利的僧人,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的修行状态,反而是那些超脱于尘世的普通僧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诗人用“烂椹作袍”来象征对物质的无欲,而“日日香烟夜夜灯”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修行生活。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修行真谛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对比“烂椹作袍”和“铄金为讲”,突出真正修行人和表面僧人的差异。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真正的修行与名利的关系,表达了对简单、清净生活的向往,强调无我无人的境界才是修行的真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能禅师代表什么?
A. 物质欲望
B. 禅宗智慧
C. 社会名利
“烂椹作袍”代表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名利
B. 超脱物质
C. 享受生活
诗中提到的“香烟”和“灯”象征什么?
A. 物质享受
B. 修行与信仰
C. 社会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