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6: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6:58:01
送内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贡
作者: 罗隐 〔唐代〕
八都上将近平戎,
便附輶轩奏圣聪。
三接驾前朝觐礼,
一函江表战征功。
云间阆苑何时见,
水底瑶池触处通。
知有殿庭馀力在,
莫辞消息寄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周大夫从杭州朝贡归来时的情景。八都的将领正与边境敌人交战,周大夫便乘着皇帝的车马向圣上奏言。三次在朝廷前接受朝觐的礼仪,手中一封来自江边的战功表彰函。何时才能在云间的仙境相见?水底的瑶池又在哪里可以触及?我知道还有余力在朝廷之中,别拒绝我借西风传递消息吧。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号青山,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擅长五律与绝句。罗隐生活在唐末,社会动荡不安,诗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唐代,背景是当时的朝贡制度,周大夫作为内使,负责向朝廷报告地方的情况,传递信息。这反映了国家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周大夫朝贡归来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诗人以“八都上将”与“輶轩”引入,展现出战争的紧迫与皇权的威严。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为周大夫的努力与成就感到自豪,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身理想的思考。最后两句则透过阆苑与瑶池的意象,将现实与理想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国家、理想和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周大夫的朝贡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对美好理想的向往。通过对战争与朝廷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罗隐的字是什么?
A. 梦阮
B. 青山
C. 隐者
D. 楚辞
“阆苑”“瑶池”分别象征什么?
A. 战争与和平
B. 理想与美好
C. 权力与地位
D. 现实与虚幻
诗中提到的“周大夫”是指什么角色?
A. 将领
B. 内使
C. 皇帝
D. 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