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4:43
梅花
作者: 罗隐 〔唐代〕
吴王醉处十馀里,
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
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席,
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
为人惆怅又黄昏。
在吴王的醉酒之地,距离这里已十余里,
花影照耀着野外,轻拂着衣衫,正是繁盛的时节。
雨后梅花不随山鸟四散,
倚风而立,似乎在与路人低声交谈。
我愁怜那娇嫩的花瓣,随风飘落,似歌席上飘荡的音符,
我静静地爱着这寒香,扑面而来,弥漫在酒樽旁。
我想寄托我的思念,却无合适的信件,
只得对着黄昏而感到惆怅。
诗中提到的“吴王”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繁华与奢华。在古代诗词中,梅花常用以象征坚韧与高洁。此诗通过描写梅花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
罗隐,字惟白,号湘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个人情感波折之际,梅花作为寒冬中独自盛开的花朵,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梅花》一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内心的孤寂。开篇以“吴王醉处十馀里”引入,既有地理的描绘,又有历史的渊源,带有一种豪放的气息。接着描写梅花的繁盛与雨后不散的景象,体现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诗中“倚风疑共路人言”一句,诗人将自身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似乎在与梅花对话,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最后两句则转入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寄托了对远方思念之情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既有哲思又有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情与深邃思考。
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吴王醉处十馀里,意指什么?
A. 距离很远
B. 生活奢华
C. 诗人醉酒
D. 以上皆是
诗中“静爱寒香扑酒樽”的意思是?
A. 酒香扑鼻
B. 梅花香扑面来
C. 爱酒如命
D. 无法忍受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梅花》更注重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