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15:38
神步山登青云塔周览鉴海之胜次明倪公尚忠石刻韵 其二
作者: 王文诰
立锥面面水天宽,
偪仄身如坐井阑。
日色忽来衣上过,
佛容陡落镜中看。
圣贤清浊惟评酒,
耳目聪明孰具官。
祇有名贤遗韵在,
清辉常映月团团。
站在山顶,水天一色,宽广无边,
我身子偎靠,像在井边坐着一样。
阳光忽然照在我的衣服上,
佛像的容颜在镜中突然显现。
圣人与贤人不过是对酒的清浊进行评判,
耳朵和眼睛聪明的人,谁能成为官员?
只有那些名贤留下的韵味在,
清辉常常映照着团团的明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文诰(1640-1715),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而著称,常在山水间寻求灵感。其作品常反映对自然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游览神步山时,表达了他在观赏美景时的感悟与哲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立锥面面”形象地描绘了站在山顶的宽广视野,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渺小的对比。此时,身处高处的他,仿佛在俯瞰整个天地,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自由。接下来的“日色忽来衣上过”,则象征着光明与启示,瞬间的光影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沉思。
从“圣贤清浊惟评酒”可以看出,诗人将人生比作酒,强调了对人事的评判与反思,暗示着人们对于事物真相的追求。最后两句“祇有名贤遗韵在,清辉常映月团团”则传达了对历史名贤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情感通过明月的清辉得以延续,象征着对美好品德与智慧的向往。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思考与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哲理,传达出对美好人文精神的尊重和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立锥”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狭窄 B. 宽广 C. 深邃 D. 空旷
诗中提到的“圣贤”指代了什么?
A. 统治者 B. 有德行的人 C. 诗人 D. 商人
“清辉常映月团团”中的“清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品德 C. 灾难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文诰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文诰更注重内心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放的情感与对自由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