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6: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6:58:06
东归别所知
作者: 罗隐 〔唐代〕
芙蓉宫阙二妃坛,
两处因依五岁寒。
邹律有风吹不变,
郄枝无分住应难。
愁心似火还烧鬓,
别泪非珠谩落盘。
却羡淮南好鸡犬,
也能终始逐刘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诗中提到的“芙蓉宫阙”是指王宫,象征着往日的荣华,而“二妃坛”则是为两位妃子所建的祭坛,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五年的寒冷时光让人依依不舍,邹律的风声虽强,却依旧无力改变心中的惆怅。愁苦的心情如烈火般灼烧着鬓发,眼泪落下不再是珍珠,而是毫无意义的倾诉。最后,作者羡慕淮南的鸡犬,能够安稳地生活,心中充满对刘安的怀念与向往。
罗隐(835年-903年),字梦阮,唐代诗人,擅长诗歌与骈文。其诗风多以细腻、感伤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动荡的唐末时期,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交织,离别与思念成为普遍的情感体验。
这首《东归别所知》是罗隐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描绘。诗中运用细腻的意象表现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开头的“芙蓉宫阙”与“二妃坛”使人联想到昔日的荣华,而随之而来的“愁心似火”则揭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诗人以音乐与自然之声作背景,表现出离别的无奈与对过去的追忆。最后,借助“淮南好鸡犬”一语,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内心的挣扎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罗隐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揭示了诗人在生活变迁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无奈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芙蓉宫阙”象征着什么?
A. 简朴的生活
B. 繁华的过去
C. 离别的痛苦
D. 自然的美景
“愁心似火”中的“火”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希望
B. 喜悦
C. 愁苦
D. 生命
诗中的“淮南”指的是:
A. 一个美丽的地方
B. 一个历史人物
C. 一个神话故事
D. 一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