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闰夏六月书事一首》

时间: 2025-05-25 05:50:15

诗句

自矜力健爪距刚,乘夜阴黑来康庄。

东家亡羊西失狗,不觉杲日升扶桑。

村农贾勇群捕逐,一农奋戈扼其吭。

虎立而攫吼动地,万夫辟易农重伤。

众戈攒聚攻腹背,虎既倒毙农亦僵。

居人空巷观死虎,竞设饮具罗酒浆。

独怜逝者不可返,孩幼呱呱啼其傍。

古来猛士岂易得,揖蛙可以图霸王。

恨渠手无羽林鎗,血膏原野魂国殇。

何如姑养北宫勇,犹可自附南方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0:15

诗词名称: 闰夏六月书事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矜力健爪距刚,乘夜阴黑来康庄。
东家亡羊西失狗,不觉杲日升扶桑。
村农贾勇群捕逐,一农奋戈扼其吭。
虎立而攫吼动地,万夫辟易农重伤。
众戈攒聚攻腹背,虎既倒毙农亦僵。
居人空巷观死虎,竞设饮具罗酒浆。
独怜逝者不可返,孩幼呱呱啼其傍。
古来猛士岂易得,揖蛙可以图霸王。
恨渠手无羽林鎗,血膏原野魂国殇。
何如姑养北宫勇,犹可自附南方强。

白话文翻译:

我自夸力气强健,趁着夜色黑暗来到广阔的田野。
东家丢了羊,西家失了狗,不知不觉太阳已经从东边升起。
村里的农民们勇敢追捕,一位农民用戈刺向猛虎。
猛虎立起,吼声震动大地,众人纷纷逃避,农民受了重伤。
大家齐心协力攻击虎的腹背,虎终于倒地,农民也死去。
村民们空荡荡的街巷看着死去的猛虎,纷纷摆上酒具准备庆祝。
我独自怜悯已逝的生命,幼小的孩子在一旁啼哭。
自古以来勇士何其难得,揖别的蛙也能图谋霸王之位。
我恨他手中没有羽林枪,血流满地,魂归何处。
不如养活北宫的勇士,或许可以依附南方的强者。

注释:

  • 自矜:自夸,自我夸耀。
  • 爪距:指爪子与力气,形容力量强大。
  • 杲日:明亮的太阳。
  • :勇敢。
  • :抓取或捕捉。
  • 辟易:躲避,逃避。
  • :古代一种兵器,长柄的武器。
  • 空巷:空荡荡的街巷。
  • 呱呱啼:婴儿的哭声。
  • 猛士:勇士,英雄。
  • 羽林枪: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兵器。

典故解析:

  • 北宫勇:可能指的是北方的勇士或将领,反映了对勇士的渴望和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
  • 图霸王:提到的蛙可能指的是小角色也可以妄图成大事,反映了社会上层与下层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石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闰夏六月,时局动荡,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压力交织,诗人通过对猛虎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对生存与勇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村民与猛虎搏斗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威胁时的勇气与无奈。开篇以自夸力健引入,既是自我肯定,也是对环境的适应。在与猛虎的搏斗中,诗人展现了农民的勇敢与惨烈的斗争,虽最终击败了猛虎,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诗中不仅有对勇士的渴望,还有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慨。尤其是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惋惜以及对勇士难得的感叹,反映出对人性与生存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紧凑的叙述与激烈的冲突,展现了生存环境的险恶与人们的坚韧不拔,深刻而又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夸力量强健,夜晚勇敢出行。
    2. 太阳升起,周围的丢失与无奈。
    3. 村民合力追捕,单独的农民奋勇作战。
    4. 虎的出现令人恐惧,农民受伤。
    5. 齐心攻击,最终战胜猛虎,然而农民也因此牺牲。
    6. 村民围观死虎,庆祝的同时却忽略了生命的逝去。
    7. 对逝者的怜悯,孩子的哭声令人心痛。
    8. 英雄难得,反映对力量的渴望。
    9. 追悔没有合适的武器,血流满地。
    10. 不如养活勇士,寻求依附的可能。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猛虎”象征自然或命运的威胁。
    • 拟人:将虎描绘成有意图的生物,增强了故事的紧迫感。
    • 对仗:如“东家亡羊西失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抗争与生存的无奈,反映出勇士的稀缺与生命的脆弱,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勇气与团结仍是人们应对挑战的重要力量。

意象分析:

  • 猛虎:象征威胁与挑战,代表着自然的残酷与不确定性。
  • 农民:象征普通人的勇敢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
  • 孩幼:代表无辜与失去,也暗示了未来的希望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猛虎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威胁与挑战
    C. 财富

  2.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与惋惜
    C. 愤怒

  3. “独怜逝者不可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逝者的惋惜与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
    • 刘克庄的作品强调个人与自然的斗争,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动荡与人间苦难。

解读:
两位诗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切关注,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体勇气的展现,而杜甫则将目光放大到社会整体,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
  • 《刘克庄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别王景通二首之二 怀寄周元翁十首 掩萧斋 东城马上 木兰花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之二秋晴 锦缠头/浣溪沙 其七 和钱德循古意二首之一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三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驶 火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璧结尾的成语 十万火急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玲珑剔透 楚楚可爱 见难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丿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类型 消靡 包含业的成语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疑团满腹 白衣卿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