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2:57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春天的水面延绵千里,孤舟在波浪中摇荡,仿佛梦中携带着西子(西施)。醒来时,看到村巷里的夕阳斜照,几户人家,短短的墙边开着红杏花。晚云像是要下雨,摘花的人走了,岸上不知是谁家的姑娘。她太疯狂,那里边的柳绵被风吹上了天空。
“西子”指的是西施,历史上有着极高的美誉,常用以形容绝世佳人。诗中提到的“晚云”与“折花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豪放而又细腻,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失意,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唐河传》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与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中以“春水、孤舟、夕阳、红杏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尤其是“梦携西子”这一句,既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描绘了村巷的平凡与美好,但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脆弱性和短暂性的感叹。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艺术功力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体上,诗歌通过春水与孤舟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d) 杨贵妃
“孤舟浪起”中的“浪”指的是什么?
a) 浪花
b) 疯狂
c) 船只
d) 风浪
诗中“几家,短墙红杏花”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的繁华
b) 孤独的夜晚
c) 宁静的乡村
d) 冷清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