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斯井》

时间: 2025-04-28 23:50:03

诗句

井存上蔡南门外,置此井时来相秦。

断绠数寻垂古甃,取将寒水是何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0:03

原文展示:

李斯井
贾岛 〔唐代〕
井存上蔡南门外,
置此井时来相秦。
断绠数寻垂古甃,
取将寒水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口井位于上蔡的南门外,
是为了与秦国相交而修建的。
细绳垂下几寻,水面古老的石砖,
取水时,寒冷的水是给谁取的呢?

注释:

  • :指水井,古代人们汲水的地方。
  • 上蔡: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
  • 南门:指上蔡的南门,作为地理方位的标志。
  • 置此井:建立这口井。
  • 断绠:细绳,古代用来下水取水的绳索。
  • 数寻:以“寻”为长度单位,几寻表示距离较长。
  • 古甃:古老的砖石,指井的结构。
  • 寒水:指井中水的冰冷,可能暗含清凉的意象。
  • 是何人:在此句中引出对取水者的疑问,带有思考。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李斯”在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与秦国有深厚的联系。诗中提到的“相秦”可以理解为与秦国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工整的律诗和清新高远的风格著称。他与王维齐名,是“王贾”之称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的晚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井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斯井》以井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哲理的场景。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井的地理位置,紧接着提到井的历史背景,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作者通过“断绠数寻垂古甃”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井虽然古老,但依然为人所用,象征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的延续。

“取将寒水是何人”这一句则引发读者对取水者身份的思考,似乎在问:在这口古井中,是否藏有多少人们的故事与记忆?在这个寒冷的水面下,是否有无数个求水者的身影,以及他们的渴望与哀愁。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井存上蔡南门外”:开篇直接点出井的位置,为后文铺垫。
    • “置此井时来相秦”:井的建立与历史背景交织,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 “断绠数寻垂古甃”:细绳的长度与古老的砖石,展现出时间的积淀。
    • “取将寒水是何人”:引发对取水者身份的思考,带有哲理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古甃”与“寒水”,形成音韵的和谐。
    • 象征:井象征着历史与生命,取水者则象征着人类的渴望与追求。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井的意象,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历史、生命的源泉。
  • 寒水:象征着清凉、纯洁,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可捉摸。
  • 古甃:承载着时间的记忆,体现历史的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蔡”指的是:

    • A. 一座城市
    • B. 一条河流
    • C. 一处山脉
    • D. 一种植物
  2. “寒水”在诗中象征着:

    • A. 温暖
    • B. 清凉与生命
    • C. 历史的厚重
    •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取水者”最可能象征:

    • A. 诗人自己
    • B. 过去的历史
    • C.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贾岛的《李斯井》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意境,而贾岛则通过具体的井的意象引发对人事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田舍即事十首 晓意 戏孙季蕃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又和宋侯三首 奉酬吴洪二公三和之什 杂记十首 其九 湘中口占四首 丰湖三首 短章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狼嗥狗叫 难鸣孤掌 耒字旁的字 埆埆 君子兰 穷源推本 鹵字旁的字 众怒如水火 执笔 臣字旁的字 要害之处 包含碟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膏粱子弟 包含文的词语有哪些 荧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