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时间: 2025-05-07 19:21:27

诗句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1:27

原文展示: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白话文翻译:

为何要去拜访司空(李司空)呢?只有那遥远的云山知道有几重。
荒凉的沙碛上,大雁已经飞尽,急促的雪中,才遇到和尚。
清脆的磬声在寒冷的角落响起,禅灯照亮了清晨的烽火。
旧房子旁散落的石头,依偎在最高的松树下。

注释:

  • 何故:为何,为什么。
  • :拜访,拜见。
  • 司空:李司空,李绅,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 云山:指远处的云雾覆盖的山。
  • :沙碛,荒凉的沙地。
  • 雁尽:大雁已飞走,暗示孤寂和冷清。
  • 雪急:雪下得急促,天气冷。
  • 清磬:清脆的磬声,寺庙中用的乐器。
  • 寒角:寒冷的地方。
  • 禅灯:寺庙中的灯,象征智慧和宁静。
  • 晓烽:早晨的烽火,暗示警报和信息。
  • 旧房:旧的房子,代表过去。
  • 片石:零散的石头。
  • 最高松:最高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典故解析:

“司空”是古代官职,李绅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中提到他,可能是表达人对他才华的敬仰。诗中提到的“禅灯”、“清磬”代表了佛教文化,反映出作者对禅宗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佛教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诗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前往慈恩寺拜访李绅的途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和哲思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所经历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开头以“何故谒司空”引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寻访的情境中,表达了对李司空的敬仰。接下来,诗人通过“云山知几重”展现了大自然的迷人,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展现了荒凉与冷清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清晨的“清磬”和“禅灯”则增添了禅意,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哲思。

最后,“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安定与归属,仿佛在提醒读者,即使身处繁华与喧嚣,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故谒司空:为何拜访李司空?引发读者思考。
  2. 云山知几重:只有远山知道有多少层云,表达对距离和时间的感慨。
  3. 碛遥来雁尽:在遥远的沙碛上,大雁已飞尽,暗示孤独和寂寞。
  4. 雪急去僧逢:急促的雪中与和尚相遇,反映出冬天的寒冷和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
  5. 清磬先寒角:寒冷的地方传来清脆的磬声,象征着宁静的禅意。
  6. 禅灯彻晓烽:禅灯照亮早晨的烽火,象征着智慧带来的光明。
  7. 旧房闲片石:旧房旁边的石头,代表过去的记忆。
  8. 倚著最高松:依偎在最高的松树下,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诗中频繁使用自然意象,如“云山”、“雪”、“松”等,增强诗的意境。
  • 象征:如“禅灯”象征智慧和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宁静和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象征遥远与孤独。
  • :代表荒凉与冷清。
  • 清磬:象征宁静的禅意。
  • 禅灯:代表智慧与启迪。
  • 旧房:代表过往的记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司空”指的是谁?

    • A. 唐玄宗
    • B. 李绅
    • C. 贾岛
    • D. 白居易
  2. “碛遥来雁尽”的意思是什么?

    • A. 大雁飞来
    • B. 大雁已飞尽
    • C. 雁飞过沙碛
    • D. 沙碛上有大雁
  3. 诗中“清磬”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禅意
    • C. 孤独
    • D. 自然

答案:

  1. B. 李绅
  2. B. 大雁已飞尽
  3. B. 禅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贾岛诗中的宁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贾岛诗文集》

相关查询

论诗三首 其三 朝中措·帘旌烘日绣波翻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 朝中措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四 梨花海棠二首 其一 点绛唇 宜男 望云谣 烛影摇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楼舍 见字旁的字 蜡弩牙 首字旁的字 皮肉之苦 援疑质理 折正 贞悟 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愍救 飞字旁的字 枝词蔓语 包含统的词语有哪些 柙龟烹不烂,贻祸到枯桑 转嗔为喜 走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