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记十首 其九》

时间: 2025-05-02 20:49:00

诗句

至郭陪清语,留衣示别情。

奈何凤翔骨,不得宪宗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00

原文展示

至郭陪清语,留衣示别情。奈何凤翔骨,不得宪宗迎。

白话文翻译

在郭家我与朋友畅谈,留下衣物以示别情。可惜我如同凤翔的骨骼,无法得到宪宗的迎接。

注释

  • 至郭:到郭家,郭为人名。
  • 陪清语:陪伴朋友畅谈。
  • 留衣:留下衣物,以此表达离别的情感。
  • 奈何:可惜、无奈。
  • 凤翔骨:这里指代一种高洁的理想和追求。
  • 宪宗:指宋代的宪宗皇帝,表达对权贵的渴望或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阮亭,晚号白石,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因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事感慨,风格上常有清新脱俗之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面对动荡的社会背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权力的渴望与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及对离别的眷恋。开头两句“至郭陪清语,留衣示别情”,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诗人与朋友在一起,畅谈心声,随后却因离别而留下衣物,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不舍。后两句“奈何凤翔骨,不得宪宗迎”,则转向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如同“凤翔”一般渴望被重视和接受,但却感到无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既有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理想的失落与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郭陪清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郭家欢聚的情景,突显友情的温暖。
  • 留衣示别情:留下衣物,不仅是物质上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
  • 奈何凤翔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凤翔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格和理想。
  • 不得宪宗迎:对于理想的追求却无缘得到认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理想的压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翔”比作高洁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反思。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及理想未竟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温暖的友谊与人际关系。
  • :代表离别时的情感寄托。
  • 凤翔: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宪宗:代表了权力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认可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至郭陪清语”中“郭”指的是: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D. 事件

  2. “留衣示别情”中“留衣”表达了什么? A. 送礼
    B. 留下物品以示情感
    C. 进行交易
    D. 旅行

  3. 诗中“凤翔骨”是指: A. 现实生活
    B. 高洁的理想
    C. 友谊的象征
    D. 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露,而陆游则融合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两者虽同为宋代诗人,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买菊 露坐 良辰 兰皋煎茶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九日过宋遇雨呈曾元矩并先寄吕少冯 坰请作枣饮诗 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如 雨字头的字 而字旁的字 几密 织乌 含英咀华 日字旁的字 包含揣的成语 形影相亲 挹盈注虚 微躯 七次量衣一次裁 包含哧的词语有哪些 培育 采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尖言冷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