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十吟十绝》

时间: 2025-04-26 20:25:39

诗句

汉承秦后古书亡,太息高文总未遑。

六叶蒲轮迎一老,元来却是议明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5:39

原文展示:

汉承秦后古书亡,
太息高文总未遑。
六叶蒲轮迎一老,
元来却是议明堂。

白话文翻译:

在汉朝承接秦朝之后,古书籍已经遗失殆尽,
我不禁叹息,才华横溢的文人们却始终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六片叶子如轮子般的蒲扇迎来了一个老人,
原来他不过是在议论明堂的事情。

注释:

  • 汉承秦后:指汉朝建立后接续秦朝的历史。
  • 古书亡:古代书籍流失、失传的意思。
  • 太息:叹息,表示心中不满或惋惜。
  • 高文:指高雅的文章、文学作品。
  • 未遑:没有时间,未能得到重视。
  • 六叶蒲轮:指的是由六片蒲扇叶子制成的轮子,形象化地描绘了某种交通工具或扇子。
  • 迎一老:迎来了一个年长的人。
  • 议明堂:讨论政治、治国理政的场所或事情。

典故解析:

“汉承秦后”提到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汉朝建立初期对秦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明堂”是古代中国用于议政的场所,象征着政治权力和文化传承的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维庵,号阮郎,南宋诗人、词人,代表了南宋的文人风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文人们对国家和文化的未来感到忧虑,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失的惋惜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八十吟十绝》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汉朝与秦朝的历史对比,反映了对古代文化遗失的哀痛。开头两句以“古书亡”引出主题,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而后两句则通过“六叶蒲轮迎一老”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年长者在讨论政治事务,似乎隐喻了老一辈人的智慧与经验在当代社会的缺失。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含蓄,情感上悲切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承秦后古书亡:汉朝在继承秦朝后,古书籍的失传让人痛心。
  2. 太息高文总未遑:文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创作。
  3. 六叶蒲轮迎一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年长者,象征着经验与智慧。
  4. 元来却是议明堂:揭示了他在讨论重要的政治事务,呼应前面的主题。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六叶蒲轮象征着古老的智慧与经验,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古代文化遗失的惋惜,表达了对当今文人境遇的同情,以及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书:象征着文化与知识的传承,古代智慧的结晶。
  • 高文:代表着文学的高度与理想。
  • 蒲轮:象征着交通与交流,同时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明堂:政治的中心,象征着治理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书亡”主要指什么? A. 文人作品
    B. 古代书籍的失传
    C. 政治文件
    D. 诗人的创作

  2. “六叶蒲轮”象征什么? A. 交通工具
    B. 传统文化
    C. 年长者的智慧
    D. 文人的理想

  3. 该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惋惜
    D. 骄傲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文化遗失的忧虑,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荅康宗武胡伯文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偶题 示学人三十首 其八 忆昔二首 美人鬘 道逢八十翁 金缕曲 春杪书怀三十韵呈同事邓令 题容甫先生京江祠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知死活 苟且行止 非字旁的字 磷酸氢二钠 涯岸 鬼火狐鸣 餐霞饮景 草字头的字 羽字旁的字 磬地 黑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包含函的词语有哪些 魁长 杜门谢客 包含波的成语 十世宥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