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2:34
不是春秋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这不是因为春秋的流逝而使肌肤变得苍白,而是从来就有鹤的骨骼,所以可能会显得丰满。只是在梦里看到的一切,恐怕是那位隐士在梦中化作蝴蝶飞舞。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李流谦对梅花的感慨之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冬春之交绽放,更显其不屈的精神。
这首诗以“梅”为引子,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前两句通过否定的方式,表明梅花的美丽并非单纯因春秋的更替。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梅花自身的特质,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一种深刻道理——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并不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是源自内在的修养和气质。
后两句则引入了一种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那“幽人”化作“蝶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洒脱。这种对比与统一,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时的豁达态度,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乏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内在美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梅花的象征,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入思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素肌”指的是什么?
“幽人”在诗中指的是谁?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流谦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二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李流谦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理想,而王安石则更强调梅花的外在美与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