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时间: 2025-04-27 06:42:34

诗句

不是春秋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

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2:34

诗词名称: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原文展示:

不是春秋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白话文翻译:

这不是因为春秋的流逝而使肌肤变得苍白,而是从来就有鹤的骨骼,所以可能会显得丰满。只是在梦里看到的一切,恐怕是那位隐士在梦中化作蝴蝶飞舞。

注释:

  • 素肌:指白皙的肌肤。
  • 鹤骨:用以形容人的骨骼修长,通常指人的气质或身材。
  • 幽人:隐居的人,通常指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人。
  • 蝶飞:比喻轻盈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李流谦对梅花的感慨之际,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尤其在冬春之交绽放,更显其不屈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为引子,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前两句通过否定的方式,表明梅花的美丽并非单纯因春秋的更替。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梅花自身的特质,也暗示了生活中的一种深刻道理——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并不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是源自内在的修养和气质。

后两句则引入了一种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那“幽人”化作“蝶飞”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洒脱。这种对比与统一,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时的豁达态度,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乏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是春秋减素肌”:强调美丽并不是由于季节的变化,而是内在的修养所致。
    • “从来鹤骨可能肥”:鹤的骨骼修长,说明美的标准和存在是多元的。
    • “便将梦里一般看”: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 “恐是幽人作蝶飞”:隐士的自由自在,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梅花和鹤的对比,突出内在美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 隐喻:将隐士比作蝴蝶,表现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内在美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梅花的象征,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入思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代表修养与气质。
  • 梦境: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蝴蝶:自由与轻盈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肌”指的是什么?

    • A. 白皙的肌肤
    • B. 干瘪的肌肤
    • C. 粗糙的肌肤
  2. “幽人”在诗中指的是谁?

    • A. 隐士
    • B. 王子
    • C. 商人
  3.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悲观
    • B. 消极
    • C. 豁达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流谦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二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李流谦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理想,而王安石则更强调梅花的外在美与坚韧精神。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流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象征意义探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舒啸亭 洗儿 泛颍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次韵致远 送南屏谦师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 南歌子·湖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原媒 蛾傅 错结尾的成语 目字旁的字 演试 寒恋重衾 巴高望上 辽丁 里挑外撅 回鹘文 一哄而起 馬字旁的字 彻上彻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