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1:37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风俗总是变化的,但中和节却显得特别新颖。
在华丽的车队和宏伟的双阙之下,曲江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金石的声音是多么铿锵,官员的帽子和衣服也是那么的华丽。
皇帝的恩泽是从天而降的,各种事物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慈爱的恩德遍及四海,歌唱的声音与君臣齐心合唱。
作者介绍:李泌,字子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中和节是唐代特有的节日,诗人以此为背景,描绘了盛大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皇权的恩泽。
《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是李泌应邀为中和节宴会作的诗,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对皇恩的感激。诗中以“风俗时有变”开头,点明了时代的变迁与节日的新意,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接着描绘了宴会的宏伟场景,轩车和双阙构成了华丽的背景,金石的声音与簪缨的纷纶又增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皇恩的描写,皇帝的恩泽如同春天的气息,滋润着万物,表现了对皇权德政的赞美。最后以“歌咏同君臣”收尾,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共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团结与繁荣。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李泌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中和节的赞美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君臣和谐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中和节主要庆祝什么?
诗中“轩车双阙”指的是什么?
“金石何铿锵”中“金石”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泌的《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前者着重于盛大的节日场景,后者则展现了离别的情感,二者在诗风上各有千秋,前者豪华而热烈,后者清新而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