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43
《送刘文潜司业江西漕二首》 李流谦
始作想澄清,歊暑不敢毒。
以兹寿慈母,吾鼎愧半菽。
恨我如宛童,失此百围木。
豁然心光动,千里尚相烛。
我刚开始想要清凉的心情,那炎热的夏天都不敢侵扰。
为了给慈母祝寿,我的心中感到惭愧只得了半分的米豆。
怨恨我像个小孩,失去了这些珍贵的木材。
豁然开朗,心中光明四射,纵使千里也能相互照亮。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母亲的敬重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好友刘文潜赴江西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便以“想澄清”引出一种清凉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炎热现实的抗拒。接着,诗人以“寿慈母”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与愧疚,暗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自己在生活中所取得的微薄成就与母亲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恨我如宛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无知的自嘲,反映出人对成长和责任的思考。最后的“千里尚相烛”则是对友谊的追求和理想的展望,表达了纵使远隔千里,心灵依然可以相互照亮的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理想追求。
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成长的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情感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慈母”指的是谁?
A. 朋友
B. 母亲
C. 师长
答案:B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A. 亲友离去
B. 对母亲的贡献微薄
C. 自身的无知
答案:B
“千里尚相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友情的坚定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A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友谊与离别的情感,但更加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流谦的诗则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母爱的伟大。两者在情感基调上相互交织,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友情与亲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