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24:05
次韵立春后余寒二首
李流谦 〔宋代〕
挟冷朝阳未吐光,小池犹有夜来霜。
东君自识沈潜意,谁道阴柔解变刚。
在寒冷的早晨阳光尚未显露,小池塘里仍然留有昨夜的霜。
春天的东风自会明白沉潜的意图,谁能说阴柔的气候就不能转变成刚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富有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立春之后,时值初春,天气仍旧寒冷,反映了春天来临时的矛盾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冬寒的感慨。
这首诗透过清晨的寒冷与初春的温暖,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联“挟冷朝阳未吐光”,通过“冷”和“阳”的对比,表现了春天初来时的矛盾状态:虽然阳光即将到来,但寒冷依旧在场,暗示着冬天的余威尚存。次联“小池犹有夜来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矛盾,小池塘里仍然残留着昨夜的霜,象征着寒冷的坚持。
转而第三、四句,诗人引入了“东君”这一春天的化身,赋予春风以生命和智慧,表明春天自有其内在的力量与意图。最后一句“谁道阴柔解变刚”则是对春天的期待与信心,表明阴柔的初春气候终将转化为刚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这种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初期状态,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期待和对生命的信心,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力的复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君”指代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犹有夜来霜”中的“犹有”是什么意思?
A. 还没有
B. 仍然有
C. 变得更加
D. 失去了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夏天的渴望
D. 对秋天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流谦的这首诗更关注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而《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