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3:08
学道要明心地印,更须阴阳同行。
不能及物只为身。小乘无智慧,大道几时成。
一种贡高夸自会,妄言眩惑人情。
只图博取利和名。不思生死苦,万劫路冥冥。
学习道理首先需要明了内心的印记,更需要阴阳相辅相成。
如果只顾自己而无法影响他人,那么小乘的智慧何时才能成就大道呢?
这类人自高自大,夸口自信,妄言迷惑人心。
只图谋取利益和名声,丝毫不考虑生死的苦难,无法逃避冥冥的轮回之路。
牧常晁(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道教与佛教思想的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哲理与修道之路,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对外界的影响。
此诗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思想交融的时期。许多人在追求物质利益和声名的同时,忽视了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提升。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学习道理与修行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利益与名声的过程中,常常迷失了自我,忽视了内心的修炼与对他人的责任。诗中对“阴阳”的提及,不仅说明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性。诗人通过对“小乘”与“大道”的对比,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要仅仅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而应深入内心,追求真正的智慧与解脱。
全诗语言简练而深刻,层层推进,既有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人用“贡高夸自”的描写刻画了自负者的形象,而“妄言眩惑人情”的句子则揭示了他们对他人的影响,令人深思。最后通过“生死苦”和“万劫路冥冥”的描绘,使读者意识到生命的无常与苦难,促使人们反思自身的处境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代人追求名利的批判,强调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生死与真理,而非仅仅沉浸于表面的成就与享乐。
诗中提到的“阴阳”是指什么?
诗人对“贡高夸自”的态度是: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以上内容为《临江仙》的深入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