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卷尽风和雨》

时间: 2025-05-08 06:02:24

诗句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

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02:24

原文展示: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
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
同乐与同尤。少年事,湖海气,
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
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口,
杜若访芳洲。

白话文翻译:

风雨卷走了,阳光照耀着清秋。
我在南山高处回首,看到那悠然自得的一扁州。
不妨向飞霞邀茶,再回到云间的书院,
真幸运能有朋友相伴游玩。
公事已了,我们共享快乐和忧愁。
年少时的经历,像湖海一样浩渺,
在百尺高的楼上,萧萧白发归来时只念故乡的幽静。
今天聊聊往事,岁月如大江东去,
想必你会想到我的穷愁。不仅仅是莼鲈口,
还有杜若的芳洲可供探访。

注释:

  • 卷尽:卷去,象征风雨的消散。
  • 扁州:指代小舟,形容悠然自得。
  • 沦茗:邀请朋友一起喝茶。
  • 随分了公事:公事已经处理完毕。
  • 华发:指白发,象征年纪渐长。
  • 莼鲈口:莼菜和鲈鱼的出产地,象征美食和人情。

典故解析:

  • 莼鲈:莼菜与鲈鱼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提及的美食,常用以代表乡愁。
  • 杜若:杜若是一种芳香植物,常用于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某,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山水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作者或许在经历风雨后,对人生、友谊和故乡的感悟有了更深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卷尽风和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卷尽风和雨”引入,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晴朗的秋日,心情愉悦。南山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与洒脱,诗人通过回首的动作,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满足。接着,诗人提到与友人欢聚的场景,强调了友谊在岁月中的重要性,正如“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所言,生活中不仅有公事,还有快乐与忧愁的分享。

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丝对故乡的思念,“萧萧华发”彰显了时间的流逝,白发的出现让人倍感人生的短暂与珍贵。结尾处,诗人不仅仅怀念美食,更是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卷尽风和雨:描绘了风雨消散后的宁静。
  • 晴日照清秋:反映了秋日的明朗与清新。
  •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从高处回首,看到了一片宁静的水域,象征着诗人的洒脱。
  • 且向飞霞沦茗:表示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喝茶叙旧。
  • 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处理完公事,享受生活的乐趣。
  •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回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 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年华已逝,思念幽静的故乡。
  •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时光匆匆,急流而逝,聊聊往事。
  • 应念我穷愁: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与自省。
  • 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追忆,更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大江,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在风雨后依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和雨:象征人生中的波折与挑战。
  • 南山: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飞霞:象征美好时光与友谊。
  • 故山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卷尽风和雨”中的“卷尽”是什么意思?

    • A. 收回
    • B. 消散
    • C. 收藏
  2. 诗中提到的“莼鲈口”主要代表什么?

    • A. 美食
    • B. 朋友
    • C. 书院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思念?

    • A. 对权势的渴望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哲思。
  • 李白的《庐山谣》则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传达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大慈寺啸翁开士 察考取状答 渔父引二首 答常学士 华封仙榻 七夕雨 和唐人鸳鸯诗 初冬寻菊 阳月饮黄乾斋书楼时菊初蕊得阳字 秋月饮崔白石宅对圆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笮桥 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舞裙歌扇 虚美薰心 角字旁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以售其术 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妄口巴舌 包含评的词语有哪些 蜂巢 地旷人稀 风树之悲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音字旁的字 听人穿鼻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釒字旁的字 博闻强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