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29:00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作者: 司马光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
脱縗来拜伏,抚首辱哀怜。
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纲牵。
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全诗翻译:
诗中表达了对已故正献公的哀悼之情。首先提到先子与乌府的关系,感叹知音难得,情谊真挚。接着描绘了自己脱去丧服,低头拜伏,抚摸着头表示哀痛与怜悯。随着时间的推移,泉水的门扉关闭,留下的是对过往的空虚与悲伤。最后,诗人无心饮酒,只能含泪遥望新的埋葬之地,心中满是惆怅和怀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司马光的晚年,主要是为了悼念自己心目中的正献公,体现了他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已故者的怀念与哀伤。开头提到“先子同乌府”,表明了与故人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知音诚皦然”则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以“脱縗来拜伏”表现出对亡者的敬重和悲痛,仿佛在丧失了知音的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诗中“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纲牵”一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泉水关上,仿佛生命的流逝使得一切都变得无所谓,而“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更是表现了诗人无法自已的悲伤,泪水与酒意交融,令人感受到他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柔美而沉重的语调,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在失去至亲之后的无奈与哀伤。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人际关系的珍贵,深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先子”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知音
D. 同辈
“迨此泉扃掩”中的“泉”象征着:
A. 财富
B. 生命
C. 友谊
D. 时间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友情
B. 亲情与怀念
C. 自然
D. 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