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偶成》

时间: 2025-05-04 15:19:57

诗句

於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

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

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

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

鄙载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19:57

原文展示:

偶成
司马光

於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
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
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
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
鄙载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白话文翻译:

在於陵(地名)努力追赶三公(古代高官),用桔槔亲自浇灌园田。
伯成(指伯乐)轻视南方的地位,手握耒耜在丘陵中耕作。
陶渊明(古代诗人)以不愿做官而自豪,乞讨时倚靠别人的门。
贤者乐于追求自己的志向,荣辱算什么呢?
鄙人(我)自夸比喻子(比喻贪图荣华),驾着华丽的马车乘坐朱色的车辕。


注释:

  1. 於陵:地名,指古代的於陵。
  2. 薄三公:追赶或追求三公的地位。
  3. 桔槔:一种农具,指用桔槔来灌溉。
  4. 伯成:伯乐,古代名马鉴定师,象征有识的人。
  5. 耒耕:持耒耜耕作,表达农耕的意象。
  6. 渊明: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不做官而自豪。
  7. 乞食倚人门:乞讨时依靠在别人家门口。
  8. 贤人:有德行的人。
  9. 荣辱安足言:荣誉和耻辱又算得了什么。
  10. 鄙载夸毗子:自夸的意思,毗子指贪图荣华的人。
  11. 结驷乘朱轩:驾着四匹马的华丽车辕,象征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司马光主张节俭治国,提倡儒家思想,反对奢华和贪污腐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他以耕作和隐士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也展现了对贤人志向的向往。


诗歌鉴赏:

《偶成》这首诗表达了司马光对个人理想和社会地位的深刻反思。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开篇提到“於陵薄三公”,展现出一种对高官地位的渴望,但随后的内容则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思考。桔槔亲灌园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质朴和真实,与追逐权力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提到伯乐和陶渊明,前者象征着识才的智慧,后者则代表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与追求内心的宁静。陶渊明的形象让人联想到隐士生活的自由和清高,与社会的荣辱无关。最后,诗人通过“鄙载夸毗子”,揭示了对奢华生活的讽刺,强调了心志与理想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展现出司马光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所传达的价值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而非仅仅追逐外在的荣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於陵薄三公”:在於陵努力追求高官的地位,表现出对名利的渴望。
  2. “桔槔亲灌园”:用桔槔亲自灌溉,体现出勤劳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伯成轻南面”:伯乐轻视南方的地位,表明对世俗功名的轻视。
  4. “执耒耕丘樊”:手握耒耜在丘陵中耕作,表达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5. “渊明耻为令”:陶渊明自豪于不愿做官,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6. “乞食倚人门”:乞讨时倚靠别人门口,表现出生活的无奈。
  7. “贤人乐遂志”:贤者乐于追求自己的志向,强调内心的满足。
  8. “荣辱安足言”:荣誉与耻辱又算得了什么,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9. “鄙载夸毗子”:自夸的鄙人,讽刺追逐奢华的心态。
  10. “结驷乘朱轩”:驾着华丽的车辕,象征对物质享乐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生活选择,突显出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 象征:桔槔、耒耜、朱轩等意象,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反讽:用鄙载夸毗子,反讽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反对对世俗荣华的盲目追逐,倡导清高与自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1. 於陵:象征理想与追求。
  2. 桔槔:象征勤劳与自然。
  3. 伯成:象征识才之人。
  4. 陶渊明:象征隐士的理想生活。
  5. 荣辱:体现出对世俗标准的反思。
  6. 朱轩:象征奢华生活的虚幻。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桔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农具
    C. 一种诗体

    答案:B

  2. 填空题:陶渊明以__自豪。

    答案:不愿做官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贤人认为荣辱是重要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2. 王维的《终南山》:展现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对比司马光与陶渊明的作品,前者更多关注现实与权力,后者则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出发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资治通鉴》
  2. 《陶渊明集》
  3.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题江云卿墨梅册子,并送调宰德化 满庭芳 和盛吟皋感赋原韵 满庭芳 初夏 满庭芳 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陈仲弘副总理过上海博物馆观画,因约畅谭,赋此纪之 满庭芳 晨起闻卖花声,知安排作七夕矣 满庭芳 赠出家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满庭芳 化胡了仙兄弟四首 其一 满庭芳 和敏庵韵 满庭芳(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卸甲钱 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啦的词语有哪些 遗风古道 水字旁的字 宥密 镸字旁的字 微情 歪不横楞 包含俗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私的词语有哪些 无巧不成书 贼斗 枕上 于归之期 糹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东零西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