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与之美为寒食之游》

时间: 2025-05-13 14:41:06

诗句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41:06

原文展示: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

白话文翻译:

寒食节没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花香草色半数已然消失。昨夜与胜友相聚,未能把东风的好时光辜负。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前的一天,纪念介之推。
  • 佳赏:美好的景致,赏心悦目的事物。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和繁盛,形容春天的美好。
  • 胜友:意为优秀的朋友。
  • 负东风:指辜负了春风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历史学成就卓越。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节令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梦与之美为寒食之游》写于寒食节期间,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借此节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直接点明了寒食节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寒食节本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诗人却感到“芳菲”已然消退,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接下来的“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则转向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尽管没有美景可赏,但与朋友的相聚弥补了这一缺憾。这里的“未至负东风”则是对春风的珍重,强调了友情的可贵和春日时光的难得。诗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更胜于风景的美好。

整首诗在对比中显得更加立体,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情。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食无佳赏:寒食节没有美好的景致,表达对节日的失望。
  • 芳菲半已空:春天的花香和色彩已经凋零,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 夜来逢胜友:昨夜与优秀的朋友相聚,转向友谊的主题。
  • 未至负东风:虽然没有美好的景色,但不辜负春风的美好时光,强调友谊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寒食”与“芳菲”、“夜来”与“未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东风”象征春天的美好时光,表达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叹与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在寒食节的思考与情感。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消逝与友人的相聚,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情感的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传统与怀旧,承载着节日的情感。
  • 芳菲: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东风:春风的象征,寓意着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无佳赏”中的“佳赏”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景致
    B. 美味的食物
    C. 优秀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胜友”是指什么? A. 朋友
    B. 亲人
    C. 同事

  3. “未至负东风”中“东风”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时光
    B. 秋天的萧条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二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慨与情感的珍惜,但司马光的诗更加注重友谊的主题,而白居易则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弟茝怀归 次韵史猷父乡集 筠溪八景诗·金鸡报曙 二月二十五日醉吟 次韵龄叟 赞龄叟留东隐二首 似永固主僧惠福 筠溪八景诗·谷岫陵云 次韵四明孙常州 梅山摘其绝为四首和来余因以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方正正 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禽 八字旁的字 包含勇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一瓣香 歺字旁的字 一枕日红 瞳人 安忍残贼 集束 面字旁的字 蝉机 頁字旁的字 鱼目混珠 常鳞凡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