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稚子》

时间: 2025-05-11 05:25:04

诗句

穷泉织骨已成尘,幽草闲化二十春。

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5:04

诗词名称: 梦稚子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穷泉织骨已成尘,
幽草闲化二十春。
昔日相逢犹是梦,
今宵梦里更非真。

白话文翻译:

穷尽泉水的滋养,骨骼已化为尘土,
幽静的草丛中,时光悠然流逝了二十个春秋。
昔日的相逢恍若梦境,
而今夜的梦中更是虚幻无真。

注释:

  • 穷泉:指的是泉水的尽头,象征着生命的枯竭。
  • 织骨:形容骨头的构成,暗指生命的脆弱。
  • 幽草:形容生长在幽静处的草,象征着静谧与自然。
  • :变化、转化。
  • :仍然、依然。
  • 非真:不真实、虚幻。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昔日相逢”可理解为人生中的重逢与别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行反思,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深刻的历史意识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梦稚子》创作于司马光中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的沉浮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之际。诗中流露出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诗歌鉴赏:

《梦稚子》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流逝与生命脆弱的主题。首句“穷泉织骨已成尘”,以泉水的消逝暗示生命的终结,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伤。接下来的“幽草闲化二十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二十个春秋仿佛转瞬即逝,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昔日相逢犹是梦”,表达了对往日相遇的怀念,似乎一切都如同梦境般虚幻。而“今宵梦里更非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虚幻感,梦中的相逢更是无从把握,令人感到失落和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与人事,展现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泉织骨已成尘:通过“穷泉”与“骨”的对比,表现生命的脆弱与终结。
  • 幽草闲化二十春:强调时间的流逝,二十个春秋的变化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 昔日相逢犹是梦:回忆往昔的相逢,感叹时光如梦。
  • 今宵梦里更非真:进一步表达梦境的虚幻,现实与梦境交错,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与生命的消逝相联系,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梦”的反复出现,强调了虚幻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梦境的虚幻,带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暗示生命的脆弱。
  • :代表自然与时光,反映出生命的变化和不息。
  • :象征虚幻与不真实,反映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穷泉织骨已成尘”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C. 对春天的期待
  2. “今宵梦里更非真”中“非真”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梦境
    • B. 不真实的梦境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梦稚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到梦与现实的交错,但李白更强调酒与乐,而司马光则更加沉重,关注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乐府四首 哭赵信庵 哭赵信庵 哭秋崖先生 哭秋崖先生 哭秋崖先生 哭罗潜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土 碍口识羞 觅爱追欢 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时绌举盈 道路以目 三框儿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听小骨 非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攀今览古 本相 暮结尾的成语 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出挡 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