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12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
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
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
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
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
夜来斜展掩深炉,半睡芙蓉香荡漾。
忆山月,前溪后溪清复绝。
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
锦鲸荐,碧香红腻承君宴。
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
怀溪云,漠漠闲笼鸥鹭群。
有时日暮碧将合,还被鱼舟来触分。
霜中笛,落梅一曲瑶华滴。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月下桥,风外拂残衰柳条。
倚栏杆处独自立,青翰何人吹玉箫?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12
皮日休的《夜会问答十》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
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
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
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
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
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
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
夜来斜展掩深炉,半睡芙蓉香荡漾。
忆山月,前溪后溪清复绝。
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
锦鲸荐,碧香红腻承君宴。
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
怀溪云,漠漠闲笼鸥鹭群。
有时日暮碧将合,还被鱼舟来触分。
霜中笛,落梅一曲瑶华滴。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月下桥,风外拂残衰柳条。
倚栏杆处独自立,青翰何人吹玉箫?
在寒冷的夜晚,窗帘外星星闪烁明亮。
更有一个闲适的客人在洞中吟唱,像紫凤与凰的歌声。
用瘿木做的杯子,是从杉木和楠木的瘤子中雕刻而成。
不要怪旁边的家人笑我,因为我心里只爱那黄金的酒壶。
落霞琴声悠扬,山水间清音荡漾。
玉皇的仙车驶向遥远的碧云,让松风整日吟唱。
莲花蜡烛下,嫩蕊如红玉般亭亭玉立。
我不知道含着泪水怨恨的是谁,想问却无从得知心曲。
金火障上,红兽飞来射向罗幌。
夜里斜展,掩住深炉,半睡中芙蓉香荡漾。
想起山间的明月,前溪后溪清流又断绝。
再看看快到桂花时节,空寄子规的啼声处满是鲜血。
锦鲸荐上,碧香红腻承接君宴。
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
怀溪云,淡淡地笼罩着鸥鹭群。
有时日暮时,碧空将合,鱼舟却来打破宁静。
霜中笛声,落梅一曲瑶华滴落。
我不知道青女是谁,三奏未终头已白。
月下的桥边,风中拂动着残衰的柳条。
我独自倚在栏杆上,青翰又是谁在吹玉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字同叔,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闲适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夜会问答十》创作于唐代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夜晚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在诗中,皮日休以闲适的姿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夜会问答十》是一首充满了闲适与思索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星空的闪烁和洞中客人的吟唱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景物,如莲花、月亮、溪流等,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孤独而又富有思考,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内心感情的探寻。例如,诗中提到的“含泪怨何人”,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对爱与被爱的渴望。
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落霞琴”、“霜中笛”等,既增添了诗的韵味,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堪称唐代诗歌的一件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享受,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际关系与内心情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与孤独并存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凤”和“凰”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诗中“寒夜清”的意境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皮日休的《夜会问答十》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皮日休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和壮丽景色的感慨。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