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24:45
赵岩
作者:陈师道 〔宋代〕
一市万人聚,四冲千里遥。
胡然不作邑,兼自可成桥。
群盗去无迹,诸家压不骄。
由来天下事,浮议易倾摇。
在一个集市上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四面八方的距离遥远。
然而这里并不是一个城市,反而能成为一座桥梁。
群盗的踪迹已无,众多的家族也不再骄傲。
自古以来,天下的事情,浮夸的议论容易动摇。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处约,号石门,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赵岩》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集市的描绘,反映出社会的繁华与隐忧,表达了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思考。
陈师道的《赵岩》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集市的繁华场景,然而在繁华背后却隐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一市万人聚”引入,营造出热闹的氛围,接着“胡然不作邑,兼自可成桥”则暗示了这种繁华的表面,其实并没有实质的城市功能,而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诗中提到的“群盗去无迹”与“诸家压不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变化,表面上看似安宁,实则暗藏危机,许多家族因外部环境而不再骄傲。最后一句“由来天下事,浮议易倾摇”更是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世事的无常与人心的浮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强调了繁华表面下的脆弱与无常。通过对集市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浮躁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人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城市
B. 集市
C. 村庄
答案:B
诗中所说的“由来天下事,浮议易倾摇”反映了什么主题?
A. 战争
B. 人心浮动
C. 商业繁荣
答案:B
“群盗去无迹”意指什么?
A. 盗贼被捕
B. 盗贼消失
C. 盗贼兴起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岩》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心的复杂,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赵岩》则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